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汉麻——柔软健康的“盔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书记载,麻起源于中国,种植历史至少有8000多年,是人类最早用于织物的天然纤维,享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的美誉。《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就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加工麻的劳动场景——“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  相似文献   
2.
汉麻植物含有丰富的抗菌类活性物,可缓解由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该文使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设计了一种复合抗菌微纳米纤维膜,包含汉麻植物活性物质(HPA)、单宁酸(TA)、银纳米颗粒(Ag NPs)和聚丙烯腈(PAN)。实验发现:在PAN质量浓度为0.1kg/L、HPA和TA质量浓度均为0.03kg/L、AgNO3质量浓度为0.01 kg/L、施加电压为17 kV、接收距离为14 cm、供液速率为1 mL/h时,制备条件最佳;在HPA的添加质量浓度为0.03kg/L时微纳纤维的形貌均一,直径均匀,药物负载和热稳定性良好;抗菌测试结果显示,不同HPA质量浓度的微纳纤维膜均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明显,抗菌率均达95%以上。因此,该实验设计和制备的HPA/TA/Ag/PAN复合纤维膜在抗菌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在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地区通过采用不同种植密度、不同种植方式及应用其它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汉麻新品种2007-2-16原原种繁育技术试验研究,探索总结出了汉麻新品种2007-2-16原原种繁育技术措施,为汉麻新品种2007-2-16原原种高倍、高效繁育提供了技术保证,为优良品种的生产与供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浸提法,对汉麻植株的花、叶、茎和根4种不同器官分别进行平行提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汉麻粗提物对大豆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汉麻的不同器官粗提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汉麻花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活性最佳,抑制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