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18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洪堡的大学思想及德国大学模式向现代化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堡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理想指导下 ,德国建立了被称为现代大学的柏林大学。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性文理大学和工科大学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的振兴 ,同时也实现了德国大学向现代化模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洪堡的大学理念及其对我国高校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洪堡大学理念评述威廉·冯·洪堡是 1 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 ,洪堡思想开创了建立现代大学的新理念。对“大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大学理念的核心和基础。洪堡认为 ,“高等学校的独特的特征是 ,它们把科学和学问设想为处理最终无穷无尽的任务——它们从事一个不停的探究过程。”[1 ]洪堡非常重视大学里的科学研究 ,并把大学看成学术组织 ,对此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 ,大学是学者的社团。洪堡指出 :大学“除了与国家的外在联系 ,实际上就是那些把身外的闲暇或内心的追求用于科学和研究的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3.
2010年无疑是全球高等教育值得纪念的年度——柏林大学走过整整两个世纪。为此,该校于2009年10月启动了长达15个月的校庆,林林总总活动共计150余项,轰轰烈烈绵延至2010年年底。  相似文献   
4.
空间的意蕴     
汉堡大学对第三届中德高等教育论坛会场的安排,让所有出席论坛的中方代表感到意外,它不在汉堡大学主校园内,而在不太远的一处文化遗址——瓦尔堡楼。当我们走进这幢小楼以后,大家不禁同声叫绝:太妙了!这座小楼,原本是德国杰出艺术史家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1866~  相似文献   
5.
阿什比以19世纪西方大学理想的嬗变为线索,阐述了他的"大学遗传环境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史正体现了他的这一理论.这一理论为大学发展特色化提供了依据,且体现了哲学上事物继承与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哲学原理.  相似文献   
6.
洪堡的礼物》是美国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作品,展示出作者在美国芝加哥的都市生活。文章以《洪堡的礼物》中的都市问题以及对中国启示为研究对象,围绕三点进行叙述,即:芝加哥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大都市的乡愁;大都市生活的“厌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各国高等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及其准确把握与处理,直接关系到大学自身的和谐发展以及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那么,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大学教师又该如何把握?沿着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影响较大的几所标志性大学的分析,重点探讨中国大学教学与科研之关系的现状并试图提出若干建设性举措。  相似文献   
8.
<正>"苏常熟,天下足",在素有"江南明珠"雅称的江苏常州,自古民生富庶,人杰地灵。时过境迁,现世的常州人依然延续着既往的风采。置身巍巍学府常州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宋仁国教授先后于2011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2012年入选常州市"龙城英才"。在人才济济的地方,获得如此多的殊荣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学的职能、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原则以及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四个方面对洪堡大学理念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导向,致力于全新解读贝娄的杰作--<洪堡的礼物>.贝娄对大众迷恋物质的描绘以及他对艺术和现代艺术家命运的关注使他与新历史主义的"文本的历史性"不谋而合.这表明贝娄的文本一方面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的产物,另一方面,作为历史话语的功能性组成部分,贝娄的文本还在建构现实,唤醒美国大众意识上起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