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写本《韩朋赋》记录有非常完整的韩朋夫妇的爱情悲剧故事。过去研究韩朋故事,只能追溯到东汉末年的《列异传》。两晋之际干宝的《搜神记》所记载的韩朋故事比较完整。但《搜神记》所记的韩朋故事与敦煌本是两个系统,前者是文人案头文学系统,后者是民间韵诵文学系统。1979年,敦煌出土了西汉后期的韩朋故事残简。汉简韩朋故事,在情节体制上接近敦煌本,而不同于《搜神记》本。《说苑》中保存了一则先秦时期敬君夫妇的婚姻悲剧故事,其情节单元及体制与汉简中的韩朋故事及敦煌本韩朋故事接近,是同一类型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变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图表列出了<中图法@简本>第四版需进行文献改编的类目,供使用<简本>类分文献和组织藏书的图书馆参考,是图书馆进行文献改编和编制"使用本"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
"物"是《老子》书中的一个高频词,但其丰富的含义及重要性还未得到充分揭示。对比研究郭店楚简本《老子》和王弼本《老子》可以发现,"物",在"楚简本"中基本指"一切自然存在者",其含义比较单一、明确;而在"王弼本"中,其含义则比较复杂,"物"或意指"道"。由此可以推断王弼本对郭店楚简本《老子》之文义存在继承与发展。另外,只有建立在"道"、"物"、"器"三个层次相区分的基础上,《老子》中的"有"、"无"之含义才能更明晰。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的善本不外乎以下几种本子:第一是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本《孙子兵法》,第二是影宋本《魏武帝注孙子》,第三是宋本《武经七书》本《孙子兵法》,第四是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对《孙子兵法》的主要版本作一概括性的介绍,可以为孙子兵法研究提供可靠的文本。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思想、思维等方面证明今本《老子》比简本《老子》多出的部分不是老子散失的作品,而是传释《老子》的注本,并进而证明它的作就是秦献公时期的太史儋。在此基础上,从“道”、“德”两个核心概念入手,进一步阐述今本《老子》作为疏传体例的注本的特点,求证了今本《老子》是如何传释《老子》的;最后评价太史儋的功过是非,肯定太史儋在发扬光大老子思想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背离了老子思想,首开排斥异己之风,给中国化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店楚简涉及的儒家典籍共有14篇,其中的《缁衣》、《成之闻之》、《唐虞之道》、《性自命出》等篇有关《尚书》。从引文情况看楚简所引《书》更接近原本、原义,而《君牙》等晚书实系后人伪作。由此认为,先秦的典籍,特别是秦灭以后的儒书,恐无定本,今本只为其一,盖由汉人统定,主要由于价值取向不同的时代性所致。当然。也不无传抄讹误等原因。  相似文献   
7.
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简本《孙膑兵法》,作为《孙子兵法》在先秦时代的真正继承者,《孙膑兵法》总结和吸收了战国前期的战争实践经验,反映了丰富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8.
简本《文子》的思想内容及对老学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立天下,治天下的根本";德、仁、义、礼于王道的意义在于它既是维护和巩固王者统治地位的基础,同时又是促使王者日日新,又日新,努力修善自己的推动力;文子的教化思想来源于老子,但其对教化作用的认识又对老子的教化思想有了新的突破.文子的辩贤论,即师宗老子的"无为"理论,又辩证地运用"无为"理论,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思想、思维等方面证明今本《老子》比简本《老子》多出的部分不是老子散失的作品 ,而是传释《老子》的注本 ,并进而证明它的作者就是秦献公时期的太史儋。在此基础上 ,从“道”、“德”两个核心概念入手 ,进一步阐述今本《老子》作为疏传体例的注本的特点 ,求证了今本《老子》是如何传释《老子》的 ;最后评价太史儋的功过是非 ,肯定太史儋在发扬光大老子思想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背离了老子思想 ,首开排斥异己之风 ,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图书分类应使用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但是,《中图法》有多种版本。它既有在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号码配备和类号含义都保持一致的《中图法》和系列版本《中图法》(简本),又有在分类标准、列类体系、分类次序及其类号含义上与母法有很多不一致的《中图法》(以下简称“少图版”)。出版一部《中图法》(少图版)本来是广大中小学图书馆界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