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9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羲之     
贾关法 《上海集邮》2008,(11):15-16
王羲之(303—361)(2001-11-0282-3,图1),山东临沂人(图2)。出身名门望族、书法世家。其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家。他7岁时拜女书法家卫铄(卫夫人,272-349)为师学习书法,以东汉“草圣”张芝的“临池”故事激励自己,临池苦练,“池水尽墨”(图3)。平时连走路也随时用手指练字,日子一久,衣服都被划破了。还偷看其父枕下的《笔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12岁随家移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不久去建康(今南京),随伯父王导读书。  相似文献   
2.
唐勇 《广西教育》2013,(20):46-46
随着高考作文对书写要求的提高,"把字写好"显得愈发重要。然而,班里有一名女生,字迹非常潦草,作业页面和考试卷面一直非常零乱。为了引导她写好方块字,进而引起全班学生对写字的重视,我决定对她进行专门的教育。首先是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博雅精神建构依据不同的主体修为,可以分为两种境界,一种指一般大学生通过后天的学习磨砺都能拥有的“练字能力”“君子品格”;另一种指才性特别突出的大学生经过多重磨砺再适逢良好的人生境遇而拥有袁隆平、南仁东那样的“国士风范”。大学生博雅精神的建构是从陶冶性情到能力培养的品格养成过程,使大学生养成博学、雅正、慎思的心性品格,从而能更好地继承中华古典文化的风雅之美,是进行博雅精神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养花的学问     
一天中午,我在家里练字,一抬头,忽然看见窗台上的月季花垂下了头。我想:花儿一定是渴了,再说,天这么热,也应该让花儿多喝点水。于是,我从水龙头上接了两大瓶水,倒入了花盆中。不料,第二天月季花死了。看着枯萎的月季花,我心里很难过,也很纳闷:不是给花儿浇水了吗,怎么它还是死了呢?  相似文献   
5.
将自信唤醒     
课代表搬着作业走进办公室,我迫不及待又胸有成竹地问:"拿彦超的作业来我看。"课代表嘻嘻一笑:"老师,他交了一个空本子。"我的脸当时就热辣辣的,他的食言让我生气,课代表的一笑又叫我羞愧,气不打一处来,真想叫这个小家伙来痛斥一顿:小小年纪竟然花言巧语哄骗老  相似文献   
6.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练习软笔书法已经一年多了。虽然字写得不错,但是依然不主动练习。我不禁有些沮丧,莫非他对练字不感兴趣?一天,到了练字时间,儿子在我几次催促下才不情愿地铺开纸。我凑在一旁说:"儿子真乖!其实练字也很快乐哦!"他把头  相似文献   
7.
许小丽 《职业技术》2006,(24):32-32
电脑的普及,使从们对汉字的整体书写水平和整体认知水平越来越低。汉字与中华民族精神融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练字能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还可健身益智,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电脑时代加强汉字练习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丹 《中国教师》2011,(Z1):115-116
<正>汉字是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载体,从古到今,汉字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近几年在全世界兴起了"汉语文化热",中国人引以为豪。但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写好"中国字"。从另一方面看,坚持每天练字,可以使人的心境平  相似文献   
9.
于文玲 《辅导员》2012,(33):44-45
2011年新课标对写字的要求:"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有幸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后,看到同事和朋友写一手漂亮的字,我会情不自禁地学习模仿,并与之交流,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学生人人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