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艺术范型、艺术心理、歌诗视角等对钱锺书《诗经》艺术研究 进行评介,用意在于说明只有丰厚的研究资源,独特的研究视角和运用综合型的研究方法,才能使古老的《诗经》学得到新生。在新世纪来临之际,《诗经》研究出路何在,已成为学界关心的话题之一,钱先生的研究会给我们以益人神智的启示,其不足也可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阶段的教学理论“集结”性质及其受制因素的复杂 ,本质上决定了教学过程阶段范型多极化与系统化的历史走向 ,对诸多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及其相关界说的历史抽绎也证明了这一点。关涉到其操作层面 ,作为教学实践这一“智慧性”生活的主导者 ,教师理应在秉承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内核的基础上 ,确立以系统性、双向性、动态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为基本主导精神的实践意识。  相似文献   
3.
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管理研究的学科范型嬗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学科范型的嬗变存在内在理路和外在理路两个路径.从内在理路看,欧美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走的是模拟"社会学"等实证社会学科的路径,中国走的是模拟"历史学"的路径.从外在理路看,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管理领域学科范型的转变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学科范型转变的内在理路与外在理路并不可以截然分开,外在理路往往需要通过内在理路起作用,学术共同体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内在理路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学科制度本身也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再生产的机制,如果学术共同体觉得学科范型的转变危及自身的生存,不管是外在理路还是内在理路都会遇到学术共同体的阻断.目前,信息管理领域情报学的一支独秀,已经危及到图书馆学、档案学的生存,这些学科在情报学化的同时,也在酝酿新的发展方向,统一的信息管理学的诞生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4.
中国一百多年来的文论和美学的历史,是古典文论和美学在外力冲击下内在机制发生质变,从而由“古典”向“现代”转换的历史,是现代形态的文艺学和美学,由旧的学术范型脱胎出来,萌生、成形、变化、发展的历史,即学术范型逐渐现代化的历史(现在正处在这个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之中),这是中国文论和美学历史性的转变和发展,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危机中强制性的,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人们品评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其典型代表“建安风骨”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刘勰对“风”的具体要求应是“刚健、充实、真挚”,对“骨”的要求则是“端正、精当、劲健”。只有在“风力遒”的同时做到“骨髓峻”,才是其理想的审美范型。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大学图书馆由传统型向数字型转变。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大学图书馆特征和范型转变的认识 ,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阐明转型期馆员自身的转变 ,提出虚实并重 ,加强资源建设 ,做好转型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从宏观的视角来考察,古典诗歌创作"以无为有"的审美内涵并不局限于言、意关系上的"无辞有意",其审美范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无言而妙"、"无迹而神"和"无理愈佳"。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道德源于人的二重性,个人利益(个体性)和社会利益(整体性)的不同关系构成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道德范型。不同的道德范型要求不同的道德教育范型,而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范型最终都取决于人的时代生存状态。历史地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群体主体、个人主体和类主体相一致,依次也有三种不同的道德范型:规范伦理、个人主体道德和商谈伦理,与这三种道德范型对应的道德教育范型分别是灌输式的、个人主体式的、交往式的。当代中国发展的特殊性,使得道德教育必须确立双重的任务:既要成为个人主体的催生剂,又要成为个人主体的解毒剂。为此,在弘扬个人的道德主体性、主张个人利益的同时.又要健全以公正为核心的德性制度,维护社会的公共道德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9.
10.
宋代宗室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是古代宗室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宗室在其存在的330多年时间里,以其恢宏的皇家气度,在文艺学术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和制约着宋代文化发展的走向和特质,也为明清时代宗室文化提供了一种建构范型。一、宋代宗室文化的辉煌成就(-)文学成就宋代是汉唐文学繁荣后的又一个弘文盛世。宋初帝王多好学,喜为篇什,由此开有来一代崇文之势,宋初宗室在其影响下也多“善书翰”、“好吟咏”。至北宋中后期欧阳修等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使北宋文坛出现一片繁荣景象,这时期宗室中涌现出以赵令峙为杰出代表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