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发源问题一直是其文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代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原理框架承袭于黑格尔并更多地显露出青年黑格尔派的特征,而费希特哲学对马克思博士论文思想影响的研究一直被学界所忽视。通过对比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原子运动和费希特哲学的基本原理,发现费希特哲学基本原理中的正反合框架结构影响了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原子运动三种形式的建构,并且也影响了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的内涵表现。  相似文献   
2.
费希特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其国家主义思想对近代德国泛日耳曼主义和沙文主义思潮的泛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纳粹时期,其理论学说被故意篡改以符合当时政治环境的需要。事实上,正是由于费希特的国家主义思想中含有一个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学术源头,才导致了这种滥用和篡改得以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1965年,以赛亚·伯林心情焦虑,坐立不安地等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丝毫不怀疑接下来的梅隆系列讲座是场可怕的失败。这系列演说被命名为《浪漫派思想的来源》。一年后,该讲座在BBC广播电台播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他缺乏罗尔斯或哈特所具有的那种进行持久的抽象说明的能力,却能以敏锐的洞察以及凝练的概括能力,自如进入到他能够理解的思想家的头脑及作品中,也能全景式地掠过某个笼统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著名哲学家,他的学者使命思想,不仅具有哲学上的意义,还蕴含着深刘的教育价值。本文论述了学者内涵、学者使命和我国大学教师学者使命。启迪大学教师应如何不断推进自己的学科前进,培育济世良才,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在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这不仅表现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总体研究方面,出版了《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等一系列有很强理论深度的专著,而且表现在德国古典哲学专人专题研究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在古典哲学原著的翻译方面,也有可喜的进展,如《费希特著作选集》的出版、康德三火批判著作的重新翻译和出版等等。  相似文献   
6.
费希特看来,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具体来说是学者。为此,大学是学者的共同体。作为学者共同体的大学,势必取代上帝的地位,成为世界的创造者。所以,评价大学教学是否达到目标,取决于大学教师是否以理性引导求学者成为创造的主体。因此,在创造理性规定下,大学教师是学者,他明晓自己的使命,并实践自己的使命——去培养明晓自己使命并根据使命去行动的人。为达到这个目标,大学教学的内容及其方法都以培养出创造者为己任。  相似文献   
7.
张琳琳 《教育探索》2012,(1):157-159
费希特关于学者和学者使命的思想精辟、深刻,对当代教育学者的启示,一是教育学者应提高科研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教育学学科发展;二是教育学者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推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三是教育学者应保持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提高社会道德风尚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慧猛 《教育》2013,(8):64
美国比较教育专家阿特巴赫指出:德国是第一个切实改变高等教育制度的欧洲国家,它为西欧、美国及日本,提供了一种大学模式。在德国的古典大学观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洪堡、施莱尔马赫、费希特三人,他们三人的高等教育理念及相关论述被公认为是关于德国古典大学观的经典阐释。借鉴德国古典大学观和大学建设的经验,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一、生平介绍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出生在一个地方官和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12岁到18岁在奥尔登堡古典中学学习期间,显露出他的天才。14岁时,他写了一篇充满反封建意识的论文《论人类自由的学说》,17岁时作了题为《各国道德兴衰最普遍的原因》的讲演,毕业时又用拉丁文发表演说,比较了西塞罗与康德二人所持的"最崇高之善"的概念。18岁进人耶拿大学,随著名哲学家费希特学习哲学。大学毕业后,他像当时许多文人一  相似文献   
10.
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中最有感召力的启蒙学,他捍卫人的尊严,关注人的解放,以火焰般的言论呼呈行动,使他的知识学成为实践唯心主义,费希特以自我设定高扬了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自由性,提出了主体建构对象的认识原则,阐述了对立统一是思维的规律,揭示了实践活动先于、高于理论认识,强调了主观的东西可以转化为客观的东西,对发展辩证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