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6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曾祺的小说写得极富意境,一直以来,前人多从叙事学、文体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分析其代表作《受戒》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2.
老子“道”的哲学实则是一种对存在意义的思考。“道”之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任何物的存在,故“道”是“无”;但“道”又不是非存在,不是虚无,而是真实的存在,故“道”为“有”。“道”之作为存在正是这种“无”与“有”的统一,是“无”之“有”,即不是任何事物之存在。由于“道”的存在是“无”,故为无限,是无限之存在,故能包容天地万物,为天地万物之母。“道”的这种“无”与“有”的矛盾统一是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在道的“无”“有”矛盾转化中的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3.
肖正伟 《保山师专学报》2007,26(3):12-15,20
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帮助刘备入蜀建国后,正值南中越嶲(今四川西昌)、牂牁(今贵州)、益州(今昆明)、永昌(今保山)4郡叛乱,于是诸葛亮率军南征"四郡",史籍只说"三月出发"、"五月渡泸"、"十二月回成都",其路线不明,有的史家认为没有到过永昌(今保山),有的史家认为有可能到过永昌,根据今保山存在着大量的诸葛亮到过永昌(今保山)的遗迹传说,以及有关史料,并进行考疑和推断,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巴门尼德提出“存在”范畴,转变了哲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使哲学进入了主要以逻辑推理代替感性直观的阶段,开始了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从而开创了一种真正的“形而上”的哲学。  相似文献   
5.
普罗提诺是古代晚期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其Be ing学说开创了古代晚期西方本体论哲学的新视野。普罗提诺的《九章集》的阐释始终围绕Be ing问题,从同一Be ing的不同层次,引出了Be ing与永恒性和时间性的关系,进而将Be ing引入到心灵哲学的论说之中。  相似文献   
6.
浅谈导学群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支持服务和质量监控一直是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制约"瓶颈",也是远程教育同仁在实践中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六位一体、五级联动"的导学群机制的构建,较好地解决了远程开放教育中教与学分离给远程教育带来的困难与矛盾,是一种新型的开放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作秀"     
陈力丹 《新闻界》2007,(3):12-13
本文对"作秀"概念在中国的流行,以及通过传媒作秀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应该让作秀回到原来的文学艺术领域;在真实的生活领域,公关意义上的作秀恐怕难以避免,但是至少不要成为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8.
This article is an exploration of whether education can be considered a beast-like being, developed by utilising Heidegger’s philosophy to consider education from an ontotheolg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 is a hypernym for its constituent elements; this article is exploring this hypernym as a being, whilst arguing that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is causing it to gain a ‘monstrous anatomy’. This argument is parallel with the Heideggerean question of ontological difference: the divide of being and Being. Ideas about education’s formation as a technology and its God-like status are used to further illustrate the monstrosity of education. The theory of hyperobjects is also utilised to illuminate understanding of this being. Finall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ways we are losing control of Education, as we have become too reliant on it to shape our view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9.
"有"与"无"是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佛教传入之初,即借用"有"与"无"来阐发其佛学思想,使佛教教义与道家思想相互融合。佛道两家由于对"有无"的理解差异,在哲学上表现为本体论和存在论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10.
彭富春先生的《文学:诗意语言》一反传统文学探讨的模式,在中西思想的边界上深思了文学的本性,这对哲学以及文学均有重大意义。在当下,如何真正走向文学自身,从而建构现时代的精神家园?这正是彭富春先生思想的苦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