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an antiviral regimen of protease inhibitors combined with Arbidol (umifenovir)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pneumonia patients. The genomic sequence of SARS-CoV-2 is highly homologous to that of SARS-CoV (Zhou et al., 2020). Previously published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on anti-SARS-CoV treatment found that lopinavir/ritonavir (LPV/r) coul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SARS patients (Chan et al., 2003; Chu et al., 2004). Darunavir (DRV) is another protease inhibitor that blocks the binding of SARS-CoV-2 to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Omotuyi et al., 2020). The broad-spectrum antiviral drug Arbidol (umifenovir) also shows in vitro anti-SARS-CoV activity (Khamitov et al., 2008).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使用呼吸机且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为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感染,采用一次性组合式吸痰管持续吸引口腔分泌物及口腔冲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之一。近年来,由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有增长趋势,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其诊断有赖于临床症状及体征、胸部CT和肺功能的综合评估,其治疗手段目前有大环内酯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但总体预后不良,如能在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可极大地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4.
童兵 《新闻界》2020,(4):14-23,5
本文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百天的应急治理、信息传播、舆论引领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全文分四部分:舆论场错综复杂的博弈,中央和地方保证疫情报道公开、透明、及时的政策回顾与评价;“吹哨人”李文亮“谣言”与真相的辩驳,吹哨人功能的张杨与肯定;在宪法与法律的轨道上支持不同声音的交流与交锋,对“感恩”等议题的辩正;国家治理能力的检阅和抗疫报道的初步总结,对应急治理能力大考的期待。  相似文献   
5.
对肺炎支原体(MP)、沙眼衣原体(CT)性肺炎进行流行病学的实验研究。采用痰MP、CT荧光定量PCR结合探针的体外DNA扩增和检测。MP-DNA感染阳性率为8.2%,CT-DNA感染阳性率为6.7%,两者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27%。小于1岁大于3岁年龄组比较MP感染阳性检出率(x2=28.72,P<0.01)和CT感染阳性检出率(x2=5.80,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MP阳性检出率秋季与春季比较(x2=7.089,P<0.01);CT阳性检出率秋季与春季比较(x2=60.346,P<0.01)及夏季与春季比较(x2=28.1756,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MP和CT易感年龄较传统的患病年龄有明显提前趋势,感染季节MP以秋季为主,CT以夏秋季为主。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以发热,哮喘,气急,鼻翼煽动为主要症状,诊断虽不困难,但病情及易发生变化。因此,认真,细心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医生取得联系,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居家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形式,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特殊天气条件下大众的主要锻炼方式。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47所高校4 416名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行为,结果显示:(1)82.98%的大学生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男生居家体育锻炼频率、强度、时长均显著高于女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华中地区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长均最低,力量练习、跑步、跳绳是大学生主要的居家体育锻炼项目;(2)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但知行不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3)内部动机是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外在因素是阻碍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学校体育教学、网络媒体、运动APP和公众号是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认知的主要途径,基于网络课堂的居家体育学习方式中,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学习的效果最好,网络直播效果最差;(4)父母与子女间的居家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较强的代际互动关系。建议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家校社联动机制,促进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