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学生的自我认同就是学生对"我是谁"的回答和体验。教育理应成为引导、促进和实现学生自我认同的力量。然而,当下教育中,学生自我认同呈现出诸多危机:学生缺乏个人经历连续性的一致的感受、学生的独特性淹没于教育的标准化和均质化中、学生寻求与"环境的妥协"以规避风险、学生对外在价值的过分趋同。引导学生超越自我认同危机应是教育的应然姿态:教育应是关注人的教育、教育应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能力的培养、教育应引导学生对个人经历连续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陈群 《中学教育》2010,(6):12-15,34
网络化的虚拟社会构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得互动的重要环境。第三空间中的互动使得青少年的自我建构呈现出了多样性、冲突性、现实逃避性等特征,使得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建构出现延缓的倾向。第三空间的新视角对教育的变革提出了挑战,探索网络互动环境中科学的教育观念、教师角色与教育行为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彼得·凯里的小说创作有对殖民历史、民族主义的反思,有对澳大利亚当下幸福生活方式神话的解构,有对现代澳大利亚人自我认同的探讨。追寻凯里小说中的认同迷踪,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国家认同如何从含混走向澄明,民族认同如何在危机中出现转机,文化认同如何在困境中走向超越,自我认同如何关联现代性反思和现代人的焦虑。从作家的生活经历,作品反映的殖民历史和认同现实,以及澳大利亚历史上的民族主义这三个方面分析缘何可以从认同问题入手来研究凯里的小说。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对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特点及其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总体水平不高,绝对完美的诉求是当前大学生存在的最主要的非理性信念,大学生非理性信念水平呈现出不同性别、年级的群体差异;大学生非理性信念水平越高,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水平越低。了解大学生的非理性信念,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纠正大学生的不良认知,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5.
自恋情结在人类的人格素养中普遍存在.塔娜是藏族作家阿来笔下塑造的主要的极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她兼具狐媚的内在和漂亮的外表,美丽与自信自然构成了她自恋的根源.塔娜的自恋情结有三个主要方面:镜中美人是塔娜外在形象的自我认同;她对爱情的追求体现出自恋者的“求同之爱”;她的反抗和女性主体意识旗帜的高扬是自恋情结的升华.  相似文献   
6.
Despite completing undergraduate degrees in the life sciences, few Indigenous women choose to pursue career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o help us understand how American Indian students engage with science, this ethnographic research describes (1) how four Navajo women identified with science, and (2) the narratives they offered when we discussed their experiences with scientific discourse. Using intensive case studies to describe the experiences of these women, my research focused on their final year of undergraduate study in the life sciences at a university in southwestern US. I point to the processes by which the participants align themselves with ideas, practices, groups, or people in science. As each participant recounted her experiences with scientific discourse, they recreated for me a discursive geography of their lives on the reservation, at home, at community colleges (in some cases), and on the university campu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s for this research, mapping this geography was critical to understanding each participant’s discursive relationship with science. In these discursive spaces, I observed productive “locations of possibility” in which students and their instructors: valued connected knowing; acknowledged each other’s history, culture, and knowledge; began to speak to each other subject-to-subject; and challenged normative views of schooling. I argue that this space, as a location of possibility, has the power to transform the crushing impersonalized schooling that often characterizes “rigorous” scientific programs in a research institution.
Carol B. BrandtEmail:
  相似文献   
7.
保守是一种注重现实经验、反对不切实际的心理倾向和思维方式,区别于守旧和理想化。它怀疑一切完美方案,相信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强调在经验和积累中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渐进发展。教育改革中的保守立场反对片面强调体验性和个人化知识,反对简单否定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维护传统知识观与教学方式的适用性。对于学生自主,保守立场认为应该将其放在各教育价值中综合权衡,不应片面主张其在教育目标中的核心地位;学生自主应该受到教育权威与传统规范的限制,权威和传统是个人自主性形成的支撑性条件。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部分青少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从网络成瘾的原因开始探讨,提出了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手机》以虚构叙事文本反映了手机对人和社会的巨大影响,描绘出当代社会媒介大发展和人际关系疏离、传统价值观念滑落之间的因果关系图谱。如果将新媒介的考察纳入到勒纳"社会演进三阶段"的谱系中就会发现,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应用的确表征着社会进步。但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介入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人际传播形态的电子对话式传播,而后者的显要特征是人际传播"非在场性"的出现和"感觉上的可靠性"的下降。这虽然影响着人际传播的效果,但判断人际传播能否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标准是个体间"自我属性"的相遇,而非传播媒介的应用及其先进与否。  相似文献   
10.
自我认同就是个人在社会中确立和认证自身。在当代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作为现代化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却普遍出现了自我认同危机。本文立足于一种整体性的、综合性的研究视角,从外在环境与大学生个体等诸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根源作初步考察,以期有助于大学生自身及社会进行及时的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