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柳宗元自遭贬后,痛苦百端,其最者则为政治失意之痛苦。文章探讨柳宗元的政治痛苦及其慰解方式之间的联系,认为柳宗元巨大的政治痛苦虽然通过其寄情山水、浸心佛理、读书作文等方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和转化,但并未能得到彻底解除。正是柳宗元政治痛苦与慰解方式的互动,激发和丰富了柳宗元文学创作,造就了柳宗元杰出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2.
阮籍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魏晋时期。在生存的夹缝中,在生与死的痛苦煎熬中,在保节和保命的尖锐冲突中,阮籍茫然无措,举步维艰,内心充满了痛苦。具体说来,阮籍的痛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抉择的痛苦;二是良心谴责的痛苦;三是自救失败的痛苦。阮籍的痛苦是多重的。这其中还有孤独的痛苦、屈辱的痛苦。阮籍是暗夜里痛苦挣扎的独行者,是痛苦成就了他的文学事业。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物成为主体,或者说,人把自己迷失于物之中;这种情势已经转化了一种普遍的身份焦虑。在此焦虑中,意识的自觉必然反转成为一种苦恼意识。苦恼意识在根底是一种平庸的孤独。  相似文献   
4.
自杀意念的有效识别是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重要内容.属于内隐的自杀意念会有或多或少相应的外显表现.并且,对自杀意念的外在表征的有效识别,可以大大降低自杀成功的概率.文章尝试走进自杀者的内心,解读他们自杀的深层心理动因,以及把握在认知、言行、情绪及睡眠饮食和生理等方面所流露出的危险信号,并提出六种在访谈过程中用于识别自杀意念的心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The media are widely acknowledged as important in sex and relationship education, but they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bad’ effects on young people in contrast to the ‘good’ knowledge represented by more informational and educational formats. In this paper we look at sex advice giving in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television in the UK, in sex advice books and in online spaces for sexual learning. We examine som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consider the challenges for sex advice 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and outline some of the opportunities for academics, researchers, therapists, sex educators and activists to contribute productively to sex advice giving and sexual learning more generally.  相似文献   
6.
从形而上学的层面讲,叔本华的哲学是悲观主义的.他认为意志作为人类的本质,是痛苦的来源,按照他的理论进行推导,这种本质上的痛苦是不能解除的.从普通生活的层面讲,叔本华的哲学是达观主义的.他避开本质上的痛苦,阐述了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满足欲望,在艺术中提升自己的意志,从而获得某种表面上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2 0 0 0年 6月对青岛市四方区 1117名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并对结果作了全面的报告和分析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路翎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 ,题材范围有所扩大 ,除了继续描写工人农民承受的种种剥削压迫、发掘社会底层蕴藏的原始强力之外 ,也有对原始强力负面性的消解与更新 ,还表现了各色人等的日常生活场景、喜怒哀乐及精神弱点 ,但其主要笔墨则放在别样的审丑上面 ,即对社会丑类的刻画与对人民精神奴役创伤的剖析。强烈的愤怒与痛苦在文体上表现为 :情绪性强烈、对比性鲜明的修辞 ,心理容量巨大、推进速度急剧、变化节奏突兀的叙事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英美法国家漫长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积累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保护范围的不断扩大到对过于宽泛的赔偿责任进行合理限制的发展路径.开启了保护受害人纯粹精神利益的重要历程,完善了民事权益的保护体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立法起步较晚,相关理论和立法都相对滞后,这些不足将导致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因此,有必要在对英美法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有益之处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