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9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命运》是乔典运的“天鹅绝唱”。小说以历史反思和自我忏悔为支点,回顾了作者大半生的文学跋涉之旅所遭受的磨难和付出的代价,既是前改革时期病态社会的一份绝好的临床记录,具有鲜活的原生态质感和深刻的历史认识价值,也是自我人格灵魂在那个荒谬的时代挣扎沉沦的一份坦诚的“自供状”,显示出清醒的忏悔意识和自觉的赎罪高度,具有极可珍视的思想意义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处,在"知生知死"的终极意义上,个体有限生存面对无限广袤世界,对生命的意义进行形而上的追问,以此确定人生的价值取向、处世态度,这是陈染在小说领域坚持的一个可贵姿态,亦是中西文化的一个敏感的交接点.我们发现,经历了文艺复兴,经历了启蒙运动,科学和理性发达与伸张,进入现代化的西方世界,并未获得精神的平衡与满足,依然保持着对生命形而上追问的焦灼和对精神家园的瞩望,"生命不堪承受之轻".陈染以其聪慧和敏感,率先探足在寻找现代人精神家园的道路上,并在这条精神探险的道路上走得心事重重、困厄重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传"和"记"是彼此独立的两个门类,现代意义上的自传并不存在。自传的出现与启蒙运动密切相关。1898年之后,随着西学东渐的发生,现代个人遭遇到了传统共同体的崩塌。为了重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共同体建制,从而稳固个体的身份认同,新出现的知识分子发现了自传所蕴藏的变革力量,他们纷纷在新的知识框架内对中国自传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意在重塑"新民"的理想人格,完成了自传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4.
主要分析<从文自传>在故事讲述内容和方式上的独特性,意在说明这种独特性是作者展示一种别样人生的需要,即通过自传进行一次有意识地打形塑体,从而获得一定的话语权利和相应的言说空间.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师对教学与企业实践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及其处理方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自传的形式从入职危机、专业探索、专业发展、发展困惑四个阶段的教育生活经历来揭示这位高职教师的“教学-企业实践”关系观及在其专业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将教学和企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是的高职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中国现代自传的特殊文本形式特点,力图对自传文本进行科学的规范。认为此类丛书所探讨的主题直接彰显编辑者的当代观念和自传意识。虽名为自传丛书,实际是编辑者"编"出来的一种具有自传因素的文献资料汇编。某种意义上说它具有一定的自传要素和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的上世纪》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手绘本自传,但是它与传统的自传作品以及图传有着很大不同,似乎不能称为自传。文章从人的记忆特点以及优秀自传品格上论证了它是一部较好的“小人物”自传。同时,又从它的叙述结构特点和手绘图配文字的叙述方式,论证了该作品是不同以往的很有特点的自传作品。  相似文献   
8.
晚清使西日记是包含自传成分的私人文献。中国人的民族和文化身份是使西日记的基本叙述支点,但不同作者由于个性不同,其自我塑造与一般观点在日记中亦颇不一致。使西日记作为自传文献,其不足主要在于自叙性较差,但从另一方面说,这些记述比之于同时代西方人对自己中国经历的叙述,更为客观,亦更多善意。  相似文献   
9.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 of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upon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teachers' literacy instruction. Twenty-tw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eeking teacher certification were assigned in pairs to tut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reading clinic. Eleven classroom teachers seeking reading specialist certification conducted ten mentoring sessions with each pair of preservice teachers. Purposeful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three of the mentoring teams for data analysis. In two out of three team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eservice teachers expanded their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s a result of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mentoring relationship: selection of strategies, organization, and non-judgmental support. All inservice teachers reported increased reflection on and adaptation to their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indings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early mentoring experiences foster growth for both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teachers.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pedagogical practice of referencing my experiences as a transnational Korean American woman in the classroom and considers how it opens up space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f East, Southeast, and South Asian backgrounds to reflect on their different identities, histories, and cultures. In particular, it focuses on how this practice enables Asian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of and insights about racial difference, racism, and whiteness in Australia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Building on the concept of Asian “inter-referencing” from Chua Beng Huat (2015), I coin the term “embodied inter-referencing” to describe the strategic ways I use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 to create an inclusive, interactive, and mutually respectful learning space. I centre here on how some Asian students respond to this strategy by telling their own stories and in the process, create transnational, diasporic, and inter-Asian affective communiti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