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教育   3967篇
科学研究   611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408篇
综合类   33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ves and the number of their users increases regularly. To understand how users can be satisfied in the complex digital environment of SNSs,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motivations and emotions combine with each other to explain high satisfaction. Users’ motivations comprise four attributes, entertainment, information, social-psychological, and convenience. Emotions are divided into their two main categories, that i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We draw on complexity and configuration theories, present a conceptual model along with propositions and perform a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 Through an empirically study with 582 SNSs users, we present eight combinations (configurations) of motivations and emotions that lead to high satisfaction, which highlight the role of high convenience, followed by entertainment and information motivations in being satisfied with SNSs. High satisfaction can be achieved both wh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are high and low, depending on how they combine users’ motivations. None of the factors are indispensable to explain high satisfaction on their own, instead they are insufficient but necessary parts of the causal combinations that explain high satisfaction. This study contributes in SNSs literature by extending current knowledge on how motivations and emotions combine to increase satisfaction, and by identifying specific patterns of users for whom these factors are important and influence greatly their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4所高职医学院校的排球课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省高职医学院校的排球课程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医体融合的建设,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排球课程的吸引力。同时,各高职医学院校应正确认识排球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升排球课程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和体育锻炼习惯问卷,对90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和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度明显高于没有锻炼的大学生,每周2次以上和每次30分钟以上,均可明显提高其身体自我满意度;经常锻炼的大学生不仅在运动方面的自我评价比较高,对自己外貌、身材和性方面的认识也更积极;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女生的提升作用比较明显,每周1次以上可明显改善其身体自我满意度;身体自我满意度越高,其在健康生活方式及运动感受方面的认识越积极。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工作常务理事单位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现状调查分析,了解普通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对普通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理论依据、可行性进行探讨,为普通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新课程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对学生的评价、教学设施的创建几个方面,提出了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指导思想的途径,旨在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够尽快地理解新课程,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的英文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团体操选修课的实践课中实施英文教学,两轮英文教学实验不仅没有影响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教师应用英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淡化竞技运动教学模式,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转变体育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实现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改变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的梳理,把握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考察与近代中国变革几乎同时而生的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过程,反观学校体育思想对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影响.进而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源与流,以及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作用与局限,为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和参照.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实施体育选项课教学,遵循了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适应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运动能力,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选项课教学进行研究,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人文精神教育作为改革的精神内核。在这种形势下,教师教育中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应将人文教育作为其精神主旨,重新定位其课程性质、构建其课程内容、调整其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学科性质、内容及课程论、教学论等几方面均体现出其精神主旨——人文教育。准确把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精神主旨,将有助于我们在新世纪新课程背景下形成全新的教师教育理念、开展全新的教师教育工作、培养全新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