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986篇
科学研究   62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阅读中难句翻译理解错误的分析及其与阅读理解得分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翻译错误与阅读理解高度正相关;母语参与阅读理解思维活动有利于学习者对原文的理解;在影响学习者阅读理解的各因素中,词汇影响最大;中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对某些结构和词汇的省略并不会对阅读理解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词汇链的应急预案主题抽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应急预案自动主题抽取的需求,采用词汇语义相关度计算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词汇链算法且符合人的主观感受的主题抽取模型.模型根据应急预案文本的特点,运用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改进了原始的词汇链生成算法,提出了一种多因素词语权重算法.通过与人工抽取主题词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该主题提取模型在查全率和查准率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国外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翻译歧义性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歧义是影响跨语言信息检索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论述了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翻译歧义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总结了目前消除这种歧义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4.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以及英汉语言表达的差距势必造成英汉翻译上的困难。但语言传译贵在等值传神而不应该受制于原文语言表达方式。文章拟探讨英汉翻译实践中运用正反、虚实、顺逆、直曲、增减、揉合等模糊翻译手法以实现跨文化语言内容的等值传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出现在语言的不同层次,苯文主要阐述歧义的分类以及对如何排除歧义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别对不同汉语水平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汉语声调的听辨实验。实验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学习者容易混淆二声与三声,因此二声和三声的听辨正确率较低,一声和四声的听辨较容易。由此推断维吾尔族学习者首先习得一声和四声然后是二声和三声,同时不同的语音环境时声调辨别正确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英语词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对英语词汇教学中一些普遍理念进行了反思。探讨了词汇量,词汇知识的定义。探讨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提出了改善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校师生角色关系是一种围绕教育教学过程而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角色互动的结果。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探讨目前高校师生角色关系失调的主要表现为:师生角色间冲突、师生角色不清和师生角色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角色规范的表面化使得师生角色行为缺乏指导和制约、角色期望的模糊不清或者冲突使得师生角色行为无所适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角色环境入手明确师生角色规范和期望、从角色主体入手强化师生对角色规范和期望的认同两方面改善师生角色关系失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双语词汇通达的理论假设、研究范式、实验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当前双语词汇通达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指出了目前双语词汇通达研究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未来的研究一方面要运用多种研究范式探讨双语词汇通达的机制,另一方面要探讨双语词汇通达的机制是否因为双语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燕卜荪从语词本身的多义、语法结构、语境乃至作者思想、读者心理、社会历史背景诸多方面考察“朦胧”,突破了新批评派常犯的执拗于文本形式分析的不足。但是,燕卜荪的“朦胧”说也存在不足。重新估价燕卜荪的“朦胧”说在语言研究上的重大贡献和不足,以期方家对此作更为深入的研究,并且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真正创造出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人文科学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