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1篇
教育   491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修辞格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英语是一种有别于普通英语语篇的独具一格的应用文体语篇,广告英语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经济效益取决于其语言的独特性。广告英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修辞的魅力。广告英语的修辞魅力主要通过广告英语语篇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的辞格运用来表现。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语言修辞的发展史上,“受众”经历了由兴而衰、再由衰而兴的过程。而现代修辞理论、实践都以不同的方式重视受众及其在修辞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众是修辞情景的核心因素之一。在修辞过程中,受众意识影响着修辞内容、形式的方方面面。因此,为了获得合意的修辞效果,修辞者需要考虑受众的功能需要并与之积极合作。  相似文献   
3.
试论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文学在语言、文化背景、俚语及写作等方面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都有较大帮助,因此不可忽视英美文学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词的内涵意义是基于概念之上的意义,它总能引发出一种甚至多种联想:同一个词的内涵意义因人、因时、因文化而异,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因此,要准确地把握词的内涵意义需结合多种因素。另一方面,词的内涵意义的表现方式也复杂多样,而最常见的是与一些修辞手段的结合,从而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与反问语气相关的副词“还”和“又”进行历时的溯源,它们在语法性质上的本质差别是“还”表示反问语气,“又”加强反问语气。二者在其他方面的异同表现及原因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言语交际。信息传递,不都是简单的、单向的、固定的、一次性的。更多的。因此而更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乃是那些复杂的、双向的、随机的、多次传递方能完成的。因此,判定某处修辞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必须考察其在一个复杂的修辞流程中所起的作用,视其所造成的到底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如若其所造成的是正反馈,那么,不管它多么生动、形象,都是失败的修辞;如若造成的是负反馈,那么,不管它多么朴拙、背谬,都是成功的修辞。  相似文献   
7.
深受民族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修辞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活动,实际上就是言语交际活动。民族文化对修辞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可以通过宏观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在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上,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主张天人相分;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注重等级制度和中庸之道,而西方人张扬个性、崇尚法制,重视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在修辞活动中呈现出的不胜枚举的个案性交际形态,迫使人们以得体性为归宿,调整在异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8.
龙剑梅 《娄底师专学报》2005,(6):114-116,120
祝福类手机短信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弘扬传统文化等多重作用;要让受众过目不忘,就必须成功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追求文学性、技巧性,优化传播效果,由语言的优化、美化迭到心灵的净化、灵魂的提升,带来审美的新奇感、情感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9.
广告英语的修辞艺术及其汉译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告英语所采用的修辞 :比喻、拟人、反复、双关、押韵、仿拟、夸张、对偶及其艺术效果的阐述 ,提出了汉译广告英语的基本原则 :自然、准确、易懂 ,达到这些原则的关键手段是变通。  相似文献   
10.
This case examines how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manifest culturally based on users’ contexts. The authors conduct a critical visual semiotic analysis of the race and Hispanic origin questions on the 2010 U.S. Census form, demonstrating how incongruities in design potentially harm people. This demonstrates a need for adding critical analyses to design and research and it refocuses the Society f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s value of promoting the public good on to design and documentation in order to fight injus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