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世博志愿者服务中担当着参与者、宣传者、组织者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先锋模范、引导、服务、激励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以点带面,对于提升世博志愿服务的质量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熠辰 《红领巾》2011,(4):45-45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这话大家肯定再熟悉不过了。对!这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口号。  相似文献   
3.
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绿会”)与ECOR基金会、喀拉拉邦中央大学环境科学系以及全球青年生物网络印度分会合作,联合举办2021年世界动物日会议--“神奇的动物”。我国5个邮政分公司于2021年10月4日联合发售“世界动物日”TS71型邮资标签,宣传戳图分别为鲨鱼(杭州西湖邮局)、熊猫(苏州吴江流动邮局)、考拉(上海世博邮局)、北极熊(沈阳塔湾街邮局)、大象(厦门流动邮局)(图1),每图各设4种面值,为0.8元、1.2元、3.8元、4.2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上海世博会作为考察“大事件”传播的案例,通过对1209名上海大学生的随机问卷调查,考察了他们对国内媒体世博报道的接触情况、评价情况,以及这种接触和评价对于他们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认知、情感(态度)、意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大学生平均每天获取世博信息的时间相对值不少,接触的渠道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渠道,接触最多的是实用信息;他们对世博报道总体上接近“比较满意”,最满意其速度,最不满意其批判性;接触和评价世博报道,对于他们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意愿(行为)均具有较大的影响.最后,本文还就如何实现“大事件”的有效传播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让中国在宣扬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意识到自身与西方在当今核心技术上的差距,如何在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同时,吸收借鉴国外现今技术与经验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上海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在分析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分析的模型,这个模型不仅适用于经历过世博会的上海,也适合于任何经历过重大盛会的其他城市。为了增强我们模型的准确性,我们对于上海市的不同区县进行了分类讨论。首先,我们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并根据商务繁华因素对于各区县的房价进行了评级作为房价基础评级;然后,我们引入了面积权重法,阻滞生长方程和线性规划法作为分析工具,并且确定了新区优势、交通便达、基建完善和环境改善四个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故而我们给出了影响的新增评级;最后,我们综合考虑基础评级和新增评级,在统一的评价体系中,给出了影响的最终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8.
议程设置功能在世博报道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军旗 《今传媒》2010,(12):92-93
上海世博成功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眼球。世博会堪称人类最大的集中性跨文化交流平台。本文结合世博会的主题,分析世博会报道所体现出来的大众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功能,从中得出这届世博会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及对大众生活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海派文化的本质是市民文化,体现出娱乐对城市高强度竞争的救赎功能。海派市民文化进入电视时代以后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恢复海派市民文化正脉则得力于世博时代到来后上海所获得的诸多有关世博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上海城市身份的正面确认。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以及《舞林大会》,体现出了海派市民文化复兴的动向。《中国达人秀》是海派娱乐业的纪念性形态,《舞林大会》激活了世人对上海舞厅文化的记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系列则显示了海派市民文化的刚性力量。2002年上海获得世博会举办权,使得世界性的元素第一次以正面、积极、合乎法理的姿态再度移植到上海。新海派市民文化将在合理、健康、理性、自觉地消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大量本土文化的元素。世界性的美学均衡性法则已为上海城市及其市民文化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世博会后旅游就业过剩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博会将引致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相关商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而相应促进就业特别是旅游就业的大幅度增加.模型分析表明,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的旅游直接就业增量将达到7.4万人.但是,世博会后又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旅游就业过剩"的现象.据测算,上海世博会后将会产生5.2万人的旅游就业过剩,从而可能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有关部门应未雨绸缪,积极做好世博会前后的旅游就业的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