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1469篇
科学研究   23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打”字经历了从古到今的长久发展,其意义也逐渐丰富起来。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打”字词义的古今对比中总结它的继承与变异,进而从社会因素和语言自身这两方面来探讨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2.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域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域是指因使用的场合情景不同引起的变异,与某一特定的社会功能或情景紧密联系.语域,作为一个语言学概念,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语域,即在回顾语域理论的同时,分析我国英语学习者语域混淆的原因,并对英语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1年春季我们在解剖一具男性尸体时,有明显异常发现:右臂腋动脉平对第二肋外缘处分成三支。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凤凰卫视早间新闻开创的“说”的新闻播报形式,就像一石激起干层浪,在国内电视界和观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此之后,大陆的各家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上马模仿,如湖南卫视、北京电视台的晚间档新闻。这类节目关注的多是市井小巷子的“软性”新闻,主持人一般都是以“说”、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变异现象的产生是客观环境与主观认知互相作用的结果,仅从语言社会学层面或语言认知学层面去解读语言变异现象的形成及传播原因都过于片面。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网络语言变异现象产生的社会因素和基于认知层面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以2017年最新网络热词"佛系"为例,对其来源、变异过程及隐喻的社会意义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6.
章对谐译词进入汉语后产生的变异进行了描述,并援以例证,分析了其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行政机构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对教育事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途径,作为一种行政方式,其对教育的影响与发展十分重要。然而,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政策的曲解与偏离,使得教育政策产生异化,影响到教育的正常、有序、健康发展。运用教育管理中的现象学分析理论,可以直观而全面地从不同层面、不同范畴对教育政策执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尽地呈现。  相似文献   
8.
文化多元化冲击给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带来风暴式洗礼,在促使其文化基因正常变化的同时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非正常变异现象,阻碍了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文化多元化场域中民间体育文化的非正常变异"病情"表征研究基础上,对非正常变异的原因进行"病因"诊断,基于此提出由依附走向自主、由功利回归本能、由传统适应现代、由泛化重归经典的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儿童在正式学习前,既有的"前概念"会对概念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反映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有两点时弊值得深思:一是无法对接经验,泛用学习情境化;二是止步直观感知,缺乏概念抽象化。认识与转化前概念的策略是圆融儿童已有的经验:一是有效对接原有的认知经验;二是审辨概念内容的关键属性;三是厘清基础概念的教学意义;四是关注概念之间的经纬连通。  相似文献   
10.
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分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自然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对平均分是不在意的,常常需要教师不断强调与提醒,这是什么原因呢?深入分析,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没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这一分数概念中的本质。瑞典教育家马登的现象图式学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鉴别,学习认识事物或现象就是从对象中区分出一些主要的特征,并将注意力同时聚焦于这些特征。鉴别依赖于对差异的认识,学生所能同时经验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