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民族众多,土地和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元性特征。高原草甸区形成了畜牧业为主的土地经济模式,文化表现出浓郁的游牧特征;气候温和的坡地孕育了梯田稻作,宅田联系紧密,形成西南独有的大地景观;坝区土地适于耕作,逐渐发展起了水田稻作的土地经济模式,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西南各民族运用各自独特的智慧在多样的土地上创造出丰富的土地文化,使西南地区的聚落形态最大限度的与土地文化相吻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聚落形态。  相似文献   
2.
风能资源评估中地表粗糙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胡非  刘磊  王丙兰 《资源科学》2011,33(12):2341-2348
利用内蒙东部草原接近1年4层风速廓线资料,采用最常用的两类方法(拟合对数风廓线法和Davenport土地类型系统划分法),结合风能资源利用的特点,来估算该地区地表粗糙度长度。选取10分钟平均风速50m高度大于6m/s时刻的数据,因为50m高度平均风速6m/s以下的时,轮毂高度为80m的风机只能产生少量不稳定的风能。这样挑选数据能够有效地减少粗糙度长度评估中的离散范围。拟合对数风廓线,发现该地区地表粗糙度长度有明显月份和季节变化,夏秋植被茂盛期和冬春植被枯萎期粗糙度长度分别为0.138m和0.088m;细微的地形起伏也会对粗糙度的评估造成影响。两类方法估算的粗糙度长度大致相当,且估算的风能密度只相差2%左右。Davenport法对比较平坦的地形进行粗糙度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7,(2):182-183
带电束流传输理论(现代物理学丛书)魏开煜著本书系统阐述现代束流传输理论。全书共分14章。第1章介绍基础知识,第2至4章讲述四极透镜系统的聚焦,束流的相空间描述,束流横向传播特性和空间电荷效应。第5、6章讲述束流聚束,短脉冲纵向传输特性和纵向空间电荷效应。第7至10章讲述束流的偏转、导向和扫描,各种消色散偏转系统,谱仪和分析器。第11章阐述加速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类型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东  刘卫东 《资源科学》2014,36(8):1543-1553
本文基于对土地科学体系和土地综合体的理解,阐述了土地类型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内容构成,指出土地类型研究属于土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分支学科,认为土地类型研究包括土地自然类型研究、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研究、土地利用远景类型研究三大部分。在此基础上,本文分三部分循序地对国内现有土地类型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精要的回顾,评述了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单位系统、划分依据、调查制图、关系阐述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继而,针对已有的土地类型研究,论文整体和分项地分析了其存在的理论性研究不强、实务性研究不深等不足之处。最后,论文对土地类型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应强化理论性研究、深入实务性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区土地结构不合理,演替不稳定,保护性功能弱,生产性功能强,土地类型划分是土地评价的基础,本区土地可分为四大类九个亚类二十一个土地种,土地质量评价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共分五等六级,从结果来看三等地所占比重大,其它各等地比重偏小。  相似文献   
6.
农用土地类型划分与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的自然分类是土地资源研究的基础工作 ,土地类型的划分 ,一般使用三级分类系统。利用有关土件资料 ,辅以必要的野外调查 ,通过地理相关分析 ,最后编绘成图 ,将土地类型的性状特征和空间位置确定下来 ,为土地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 ,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利用 ,出现了土地退化、水土严重流失等问题。本文以板床村为例 ,在划分土地类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地评价 ,分析了板床村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宜兴善卷乡进行土地类型划分,选择影响青梅生长发育的相应因子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中亚热带北缘青梅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并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发展该地区青梅省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SRTM DEM(90m×90m空间分辨率)数据,运用Arc GIS10.1,通过均值变点分析法得到了研究区域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窗口大小为19×19栅格,面积为2.92 km2.提取研究区域地形起伏度与海拔高度数据,作为地貌形态划分的依据,找出南阳市低山丘陵区域.结合南阳市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将坡度作为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地形因子,衡量水土保持能力的主要参考指标,结合《南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应县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分析南阳市的土地利用状况,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广州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计划,通过黑白航片(1∶15000)和彩色红外象片(1∶22000)的判读,编制了两幅广州土地资源图(1∶25000及1∶50000)。土地资源分为城市建设用地(A)及城郊田园化用地(B)两大类。遥感容易获得各种同步信息;彩色红外片有利于土地类型分析;多阶段摄影有利于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