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1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批注是痕迹化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学生发现问题、搜集精彩与质疑深思的重要基石。围绕教材文本内容,从关键词圈划、核心句整理、感悟生成等方面进行批注,使得学生在眼观、脑思和手写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思体验,能帮助他们在主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积淀深厚语言文化知识。围绕批注生成,突出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对帮助学生增强理解感知与促进知识技能生成发展起到正面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2.
阅读作为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间经常交流的一个话题。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逐步变为内在的能力。作为初中生,如果能够巧用批注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必然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越发凸显,在课堂上也掌握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习能力的增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成为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批注式教学强调让学生在阅读时进行自主思考,把自己的内在想法用书面方式直接呈现在文本上,这是学生进行思索和探究之后的印记。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利用好批注来进行阅读教学,促使学生在应用批注的基础上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4.
一是课前预习批注。此时,学生初次接触课文,他们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字词句段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字词的学习与理解、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两大方面做批注,  相似文献   
5.
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批注式阅读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部编教材的主编——(北大教授)温儒敏说:“阅读量上去了,孩子成绩不会差。”可见阅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材安排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深度阅读让学生的语言积累、思维表达、文化理解与传承等得到全面的发展。高品质的语文课堂,要以学生自主意识状态下的深度阅读为基础,直接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圈画批注、感知内化、梳理统整、回顾审视等策略,让学生思维可视化、诵读积累语言、把握文章结构,同时学会不断反思,完善、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建构高品质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批注,就是批语和注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阅读体验,标注出自己对文章的感悟或疑问。这不仅是一种阅读鉴赏,更是一种智慧的启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独特体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一、批注于疑问处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质疑就是一种思考和探索,也是学生深入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而且也特别强化学生能力的提升,我认识相当部分教师忽视学生做批注的良好习惯。批注式阅读是指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因为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批注,就是让他们拿到了阅读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茫然、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找寻习作教学的突破口,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以日记为载体,开展了生活化作文的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批注鼓励,激发写作热情我对学生日记绝不是简单浏览一遍,打上个等级就算了,而是逐句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