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7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5篇
教育   25196篇
科学研究   2496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508篇
综合类   782篇
文化理论   132篇
信息传播   1687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87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557篇
  2020年   724篇
  2019年   704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643篇
  2016年   750篇
  2015年   1174篇
  2014年   2666篇
  2013年   2511篇
  2012年   2857篇
  2011年   2842篇
  2010年   2293篇
  2009年   2065篇
  2008年   2351篇
  2007年   1750篇
  2006年   1255篇
  2005年   1293篇
  2004年   868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俐  王运武  王斌 《成人教育》2021,41(8):59-64
目前,国内关于学分银行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理论探索、建设实践和完善制度这三个阶段,相应的研究热点也围绕这三个阶段展开.如今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对于它的研究也应更深入,以便更快更准地掌握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现状.基于此,对学分银行制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追溯基础理论,界定概念;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健全管理体系;突破制度研究障碍,整合实践成果;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打破领域壁垒.  相似文献   
2.
产出导向教育(OBE)是一种关注和界定每一位学生所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依据学生预期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反向设计课程体系的教育模式。基于产出导向教育理念,该文对作者所在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深度合作进行了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双方教育资源,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目标直指高考,语文阅读缺乏深度,为了追求答题速度和答案的标准,各种阅读技巧应运而生。换言之,高中生的阅读行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学生阅读的目的已经发生改变,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确性和阅读的效率,反而导致学生对阅读内容缺乏思考,缺乏自己的感悟。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语文阅读缺乏深度这一现象进行论述,以期为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4.
《情报资料工作》2020,(2):76-76
精选、转载出版理论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关注国家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反映出版业界的改革与发展;研讨出版实践中的前沿问题,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是出版界同仁交流、学习的高端参考读物。栏目主要有:发展战略、学术平台、业界观察、数字出版、出版法苑、书业经纬、期刊纵横、编校实务、出版史论、环球出版、探索与争鸣等。  相似文献   
5.
《草叶集》充分反映了19世纪中期美国的时代精神,也充分体现了惠特曼的文艺思想最光辉的部分。他强调民族性、民主、平等,崇尚真实、善良与自然,追求创新与探索,并憧憬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因此在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9.
《新闻界》2019,(6):10-16
5G技术是一项注定要改变世界、改变传播领域的边界、基点、要素、结构及其机制与规律的革命性技术。本文探讨了5G等新技术所引发的媒介范式的革命,考察了算法作为一种新媒介的特性,进而分析了今天的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强调必须用复杂性范式去认识和把握,而制度性的包容和必要的自由度是未来传媒发展的社会保障。文章以"微版权"的创新为例,强调互联网的"微革命"时代要求我们善于进行一系列的"微创新"。文章提出,解决新技术形式所造成的"信息茧房"效应的关键,不是对某个内容推送的个体提出过分的要求,而是重在完善社会信息供给侧的结构性多元与丰富。文章最后指出,传播学科未来发展的不二法门是建立在跨领域基础上的学科交叉与研究协同。  相似文献   
10.
系统法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表现为对系统法学基础性问题的深层关怀 :系统方法的生存权和局限性、计算机技术的极限和数学的不完善性、对“技术统治”的疑虑和组织性排异以及面对科技 ,对权利何以自处的担忧。机遇来自于“网络中国”的现实性要求、中国及其法制系统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系统科学向“复杂性”研究的转向。改变被动地引进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局面 ,发现法制系统自身的系统论 ,并为系统科学作出贡献 ,应是系统法学的崭新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