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6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三湖坳陷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系生物气田。本文简要分析了三湖坳陷的生物气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类型、丰度,储盖组合特征、圈闭条件等,总结分析认为靠近坳陷中心的背斜容易形成高丰度的气田,而鼻状构造或斜坡背景容易形成岩性气藏。  相似文献   
2.
南翼山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是在南北两翼同生断层挟持下形成的同沉积背斜,整体岩性较细。系统总结了南翼山浅层油藏N 22碳酸盐岩的成岩史中的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对于研究区N 22储集岩孔隙形成和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冷湖0-5号构造是柴达木盆地以下侏罗统为烃源岩的一个含油气构造带,目前除冷湖3号油田为侏罗系原生油气藏外,其他所发现的油田均为第三系次生油气藏。通过对该构造带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钻井分析认为,冷湖0-5号具备形成侏罗系原生油气藏的石油地质条件,并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及其具体成藏条件,提出了冷湖0-5号构造"下断阶找油"的勘探思路及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雄踞世界屋脊的青海省是个神秘而诱人的地方,她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粗拙中透出珠光宝气,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青海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在青海,因域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青海湖,因而得名"青海"。青海自然风光雄奇壮美,粗壮浑厚的青藏高原散发着独特的原始魅力,孕育了璀璨多元的高原文明。生活在这片高原上的汉、藏、回、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地处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那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生命之源黄河、长江发源地。早在距今两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一带生活。  相似文献   
6.
1977-2010年柴达木盆地地表潜在蒸散时空演变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嘉琪  任志远 《资源科学》2014,36(10):2103-2112
本文采用Penman-Monteith 模型计算了柴达木盆地各站点的潜在蒸散量(PE),利用Sen 趋势、Mann-Kendall检验、EOF模型分析了1977-2010年研究区内PE的时空演变趋势与地表湿润特征的异常空间分布,结合R/S分析模型对PE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定量分析各气象要素对潜在蒸散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34年来柴达木盆地潜在蒸散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在1988年前后发生突变。由于气温呈上升趋势,该地存在“蒸发悖论”现象。从空间分布来看,PE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年际变化倾向率为-3.31mm/10a。未来变化中,大部分地区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的,因而暖湿化程度将减弱。柴达木盆地地表湿润特征的空间分布长年都保持着东部较湿润西部较干旱的分布型,近年来该种空间分布型变化趋势愈加明显。平均风速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对柴达木盆地PE变化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柴达木盆地农田与草地退化植被恢复技术及示范”的实施,寻找出一套防止柴达木盆地土地、草地退化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试验示范的辐射作用为柴达木盆地的荒漠化整治提供良好的借鉴,为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气候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累积距平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近46年(1961~2006年)来的气温、降水和径流量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柴达木盆地气候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近46年来气温和降水呈上升、径流量呈减小趋势;气温变幅大,降水、径流量变幅小;气温升高、降水少、蒸发量加大是造成该地区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主要河流的水质研究及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在对柴达木盆底水文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柴达木盆地主要河流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研究。柴达木盆地和水的化学组成虽各具特色,但大部分河流阴离子中以HCO3ˉ>CIˉ>SO24+,阳离子Ca2+>Na++Na++K+>Ca2+Mg2+。按照水文地质学的常用方法,根据每一升水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浓度,将河水分为3种类型,即重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类。根据取样测试,河水的总矿化度值在126.60mg.L-1-777.96mg.L-1,总硬度值在1.15mol.L-1-3.73mol.L-1,总碱度值在1.89mol.L-1-3.68mol.L-1。文章还对柴达木盆地河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范书财  夏训诚 《百科知识》2007,(6S):I0001-I0003
“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是地理学名词,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险峻的土丘”,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它不仅仅存在于新疆。在世界许多的干旱沙漠区都广有分布。据统计,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多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其中,新疆的雅丹地貌是最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