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26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2002年初,Sybase就确定当年是自己的行业应用年。在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的同时,Sybase不断推出创新领先的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其所倡导的企业应用集成更是吸引丁业界极大的关注。在年初拿下中国电信集团的全国智能网计费计算系统与重点计费改造工程两张大单赢得开门红后,随后更是捷报频传:中国电信西部11省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中崮联通的短估计费系统、中国石化加油IC卡系统、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等大单接踵而至,使Sybase在行业应用中全面告捷。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城市信息化的今天.融合的网络预示着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服务。南海市的信息规划带给世人惊奇,三网融合为我国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明了出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在电话网络和校园网络基础上建立高校后勤管理呼叫中心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提出了高校后勤管理呼叫中心的功能和结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校园网络当中,校园计算机网络、模拟电话网络、模拟视频监控网络是终端、标准、协议、功能等都彼此不同、各自独立的网络。从目前的每一种通信网来看,它们都是为某种专业业务而设计的。虽然有些业务在几个不同的网络中都能同  相似文献   
5.
近来,闵行区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校校通”工程,我校也不例外,所有的设备都焕然一新,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但我总觉得利用得还不够彻底。特别是在网络通讯方面,觉得没有充分利用。现在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利用Win98自带的Winpopup软件和Ms消息伴侣等这类即时通讯软件,但是由于许多教师不会打字或是输入速度  相似文献   
6.
《大众科技》2007,(11):2-2
由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完成的“固定电话网智能化研究与应用”,近期荣获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三网融合"目前的现状究竟如何?在中国实现"三网融合"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三网"各自的技术特点是什么?哪个才是三网融合后物理网络的最终选择?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对"三网融合"走过的历程、目前的现状及其最终物理网络的选择作了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公用电话网实现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设计利用公用电话网络的方便和可靠实现了远程的智能化控制,仅由一个DTMF双音多频信号解码器和一个低功耗的单片机构成,设备简单,输出控制可根据需要由软件灵活设置,能够执行连续控制动作。  相似文献   
9.
网络优化在电话网的维护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网络优化,一方面,可以优化网络结构、规范路由组织、统一机型和版本,达到迅速提升网路等级,提高网路综合通信能力,适应电信市场发展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网络优化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本地电话网的集中维护,资源的集中调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本论文以秦皇岛本地电话网为例,讨论了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网络优化的原理、技术以及相应的方法.在比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秦皇岛电话网的组织结构及存在的问题、网络优化的目标及网络优化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优化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淑娟 《成才之路》2009,(14):76-76
一、为什么要发展ISDN即综合业务数字网? 目前,我国已引进了各种程式的进口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及PCM传输设备和光通信设备。这样,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通信方面形成了包括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的综合数字网(ISDN)。它既能代替原有的模拟电话网。也可以综合在原有模拟电话网之上。作为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基础的综合数字网。已在我国迅速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