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597篇
科学研究   17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47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互连网上许多用户不能合理使用和分配IP地址,造成大量IP地址浪费,从而导致IP地址资源紧张的现象。阐述了如何利用划分子网以及对IP地址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从而有效地节约IP地址资源。  相似文献   
2.
网络发展的现状以及下一代网络 ( NGN)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发展的现状 ,以及发展的总体趋势 ,由此引出下一代网络的模型 ,然后重点分析了下一代网络中的技术核心——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关键技术以及深远意义。文章最后对目前的网络如何向 NGN平滑演进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余秋雨反对设立中国阅读节的三条理由入手,以图书馆员的视角分析了国民阅读中图书馆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同时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全国信息化建设,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革命老区湖北省红安县农民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当地农村劳动人口的基本构成,讨论了该地区农民对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农村市场等信息需求情况,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加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FC SAN与IP SAN架构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为针对数字图书馆海量数据存储的现状及需求,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存储后台已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而目前较常用的DAS、NAS、SAN三种网络存储模式各具特点,且SAN架构具有集中管理和高性能存储的特点。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对SAN架构中以Fibre Channel搭建的FC SAN和以iSCSI搭建的IP SAN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一种基于FC SAN与IP SAN架构的综合网络存储方案。  相似文献   
6.
校外访问代理软件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校外访问是图书馆基于互联网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电子资源服务方式。校外访问能够通过代理软件来实现,其原理就是将校外访问用户的IP地址虚拟成校园网内部的私有IP地址。本文将对能够实现校外访问的三种较为典型的代理软件,即EZproxy、ISA Server(VPN)和Squid进行分析与比较,旨在对我国图书馆同行开展校外访问服务能够起到一定的抉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从社会结构系统的角度,探讨了社区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作用、理想。并论证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不仅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实施资源共享战略的选择,而且也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人对农村图书馆问题的忧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农村图书馆问题的研究,体现着时代的要求、学术研究的境界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进程。高校关心农村图书馆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当前应重点关注农村图书馆的统计、管理和服务工作等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信息网站用户进行正确辨识、实施管理则是主动防御技术中保证网站信息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秀华 《双语学习》2007,(5M):110-111
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将东方传统美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创作了传世之作《雪国》。作品的核心是淡定的美学追求,充满着纯净、空灵、忧郁的色调,集中展示了一种东方式的空虚美。这种空虚美的构筑源自于作者自身固有的审美意念,展现在作品悲美的主题和唯美的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