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种东方百合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研究了5种东方百合:美人、西伯利亚、迈阿密、罗沙桃、斯达盖兹不同部位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结果表明:这5种东方百合均是花部分的同工酶谱带数多于茎、叶部分;美人、西伯利亚、罗沙桃3个品种的同工酶谱带具有很多的相似处。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是前提性的、结构性的、终身性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因此应注重个体的情感和感受。对于人自身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对于人类社会和周边环境的理解和把握、以尊重生命为特征的健康人格的养成都有赖于科学的人文教育。《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是艾伦.麦克法兰以与孙女莉莉通信为形式,向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莉莉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著名书籍,其内容彰显了艾伦.麦克法兰的人文情怀和人文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歌赞英雄,抒写历史,形成一种文学的滚滚洪流,国家叙事抵抑个人的浅吟低唱。但由于女性作家偏重阴柔的审美倾向注重内心体验的天性,在国家叙事的洪流中.也难以抑制女性内心的泉流。茹志娟的《百合花》就属于这种女性在国家叙事中的个性化的写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子育种的方法来改良百合品质以及开发新品种,是百合育种工作的热点之一.笔者在本文中对百合转基因体系建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综述了百合转基因分子育种中关注较多的报告基因、抗虫害基因、花发育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5.
《欢乐之家》是美国知名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一部力作,作者描绘了一个没落的大家闺秀莉莉·巴特多次尝试利用婚姻做跳板重返纽约上层社会而屡遭失败的故事.文章用自然主义的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莉莉·巴特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百合花>是我国著名作家茹志鹃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当代文学宝库中的一件精品.它"笔调委婉和谐,感情真挚淳厚,结构精细严谨,历来为人赞誉".人物语言描写虽然在全文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却鲜明生动,恰切传神,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百合花》是在一种温馨而又让人感伤的情感氛围里着力于对美好人性与人情的诗意赞美。本文通过细读,发现《百合花》的叙事策略在文本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把美好人性人情的故事与战争英雄的“传奇”成功地拼接在一起。因而对英雄精神有节制的颂扬与对普通民众情感的真实书写的完美糅合赋予了文本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名篇。透过小说中以作家父母为原型的拉姆齐夫妇的性格刻画,伍尔夫重新审视男、女两性,抒写自己在探讨健康的两性关系的人格理想,即通过两性之间智力与情感的相互补充建立一种完满的人格。作者试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结构模式探索该小说中以作家本人为原型的艺术家莉丽·布里斯科的心理世界。分析了"本我"与"超我"的斗争在其成长的心路历程中相互作用,最终把矛盾的"自我"推向成熟与和谐,实现了"自我"整合,两性关系最终走向了和谐。  相似文献   
9.
孙犁小说《荷花淀》的出现,就像从冀中平原上,从水淀里,刮来一阵清凉的风,带着乡音,带着水土气息,带着诗情画意,使入耳目一新。尤其是小说中简洁、朴素、生动、传神的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十七年文学"作品带有阶级斗争的烙印,政治斗争充斥其中,人性几乎从这些作品中消失殆尽。由两位女作家茹志鹃、宗璞分别创作的《百合花》、《红豆》却以其人性美,拒绝了当时文学创作的心灵、情感的"荒漠化",是开在文学"荒漠"中的人性之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