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7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6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记》中采用了大量方言,特别是关中方言词语。在前辈时哲的基础上摭拾“禳”、“刳”、“傭”等6个《史记》中所见的关中方言词语,从民俗等角度进行考释,并从共时平面分析关中方言对宁夏南部山区方言的影响,对《史记》词汇的研究和汉语方言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建群的《大平原》是一部家族史,是以作者自己的家族为原型的,小说中渭河平原上高氏家族的主要人物的原型都是作者的亲人。在这部平原史和家族史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陕西方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不同的章节对方言的使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在讲述这一家族的时代变迁和命运沉浮的部分,作者选择以承载特定情感的方言来书写;而在其余的部分,作者则极少甚至完全不使用方言书写,尤其在一些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追忆往事的章节中,这种倾向性尤为突出。这种倾向性可以看作是一种艺术的返乡,在思想情感的驱动下,作者将浓厚的乡土情感以"本色"化的语言书写,使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借助着方言元素来讲故事,作者于乡土化的表达方式中也完成了一场对精神家园的探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对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8名甘孜州世代居住在海拔2 500m以上的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后进行"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训练结束后分别在高原、亚高原、平原分别采集其与心肺功能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对高原-亚高-平原过渡训练对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经分析发现训练结束后测得从康定到泸定再到都江堰的最大摄氧量、血乳酸、血氧饱和度、尿蛋白均呈递增趋势,心率呈递减趋势,且除尿蛋白外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有利于提高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的心肺功能的适应能力.提示: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心肺功能的变化有利于运动员更快更好的适应从高原到平原的海拔落差,对运动员训练时运动强度的提升和成绩的提高提供运动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平原地区的河网提取一直是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水系提取的难点。尝试利用主干河流修正不规则三角网(TIN),以提高DEM平原地区地形模拟的精度(基本方法为利用已存在的主干河流线,对其所经区域进行高程赋值,约束TIN的构建,然后进行DEM模拟),基于此进行平原区河网提取。实验表明,此种方法下,平原区提取的主干河流与实际河流有较大的吻合。  相似文献   
5.
华北平原作为北宋政治中心和保障北部边界安全的屏藩,一直是北宋统治者倚重的地区。北宋初统治者通过调整其经济政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这一方面给华北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定活力,另一方面国防型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对华北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中碳的可利用性对土壤中微生物呼吸的限制作用 .结果表明 ,表土和根层土中的可利用性碳显著限制微生物呼吸作用 .在所有的培养土壤中 ,起始时微生物呼吸速率较高 ,随之急剧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的变化所致 .土壤中有机质低于 1 0 %时 ,可以明显影响碳的可利用指数 ;大于 1 0 %以后就几乎没有影响了 .微生物生物量碳与碳的可利用指数也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相似文献   
7.
自然沼泽湿地开垦前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三江平原腹地挠力河、别拉洪河、浓江河流域自然沼泽湿地和开垦后的农田 (旱田和水田 )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自然沼泽湿地开垦前后土壤中 1 3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与自然沼泽湿地相比 ,农田土壤中B、Cd、Cu、Ni和Zn的含量较低 ,Ba、Be、Co、Cr、Mn、Pb、Sr、Ti的含量较高 ;自然沼泽湿地土壤中元素垂直分布分层性较明显 ,而农田土壤中 ,除Pb外 ,其他元素含量的剖面变化较自然沼泽湿地平缓 ,但剖面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B和Cd除外 ) ;某些元素的相关性 ,农田不如自然沼泽湿地明显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方平原农区素以生产粮豆为主,经营十分单一,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粮豆价格偏低等诸多因素,农民长期收入水平低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平原农区的经济出路何在?本文通过典型实例调查,从平原农区的资源特点出发,认为“粮、多、企”协调发展是平原农区经济的可行出路,并提出了这种发展模式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子课题“华北平原农户储粮减损技术集成与示范,,(2006BAD02A17—2),根据我国华北平原农户小麦储藏状况而进行了:农户储粮装具的专用化、系列化、标准化,农户储粮减损技术工艺优化集成,农村科学储粮示范基地的构建,农户专用粮仓生产基地的组建,农村储粮技术服务体系的创立等研究,解决了农户储粮的关键技术问题,减少了农户储粮损失,达到了农户丰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90年代小说的扛鼎之作,《白鹿原》对民族文化命运的思考在其塑造的诸多女性形象上亦可见出。本文以田小娥形象为中心,通过分析这一"新"人形象身上的传统守旧因素,辨析其中凸显的性别政治关系,认为不仅女性悲剧命运的主因是其传统的守旧性,甚至民族命运的曲折走向也可在其中寻到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