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谭恩美《接骨师之女》中的女儿露丝是第二代美籍华裔移民,处在中美文化夹缝中的她感受到被两种文化边缘化的痛苦,由此坠入迷茫与困惑深渊。直到认同中国文化后,露丝才走出文化身份缺失的困境,并完成了对自我的重构。作者借此表明华裔移民应该在中美两种文化间找到一种平衡,并利用其独特的文化身份为两种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重视,被边缘化,已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环境,还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  相似文献   
3.
城市边缘化主要出现在远离行政或经济中心的地理边缘区,这一现象在中国内陆的省际边界城市这一群体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以典型内陆边缘化城市——邵阳市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边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省域地位下降,域内城镇离心发展,人才外流,城市综合竞争力下降等。地理区位、交通条件、政府行为、市场机制和区域剥夺行为是形成边缘化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反边缘化的城市空间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中国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天壤之别,显示出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农村社会弃儿命运的一幅侧影。农村教育被双重边缘化的不幸遭遇,只有在推进农村社会现代化尤其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艰难过程中,才可能得到缓解和最终消除。而这必将经历一个极其漫长和痛苦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体系当中,语文课在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在观念、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编写,以及师资建设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高职院校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重视语文课的教学,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纠正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论日本比较教育学的边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颖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0):48-51
本文主要针对日本比较教育学的边缘化特征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与分析,包括边缘化特征的表现、导致边缘化特征的成因及日本比较教育学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等,以期对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小说创作呈现出早年创作早熟、中期几乎中断写作、后期成果丰硕的晚翠特点。分析他各时期的生活经历与小说创作过程的联系、其早期创作与后期创作的联系,可以发现,边缘化的创作特点导致他各创作阶段的不同状态,生活边缘化使他的小说创作无法进入主流,而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则使他自甘于主流之外。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对中国新文学史作一番匆匆的巡礼时,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触目且不争的事实——那些在文学史上最具才华、最有贡献、最负盛名的作家,均属游离于传统主流文化和当时主流政治之外的“边缘人物”。他们正是以其边缘的处境、边缘的立场、边缘的视角和边缘的价值。完成了进入主流文学和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本文以张爱玲为例,试图阐明“边缘化”与文学成就乃至文化成就的因果关系及其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池莉在《口红》中,突破了对中性人物的小说书写,从女性意识出发,展示了以江晓歌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女性从对男性中心主义压迫的控拆,到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肯定的意识觉醒过程,表现了处于商品经济社会背景下中国当代女性在艰难中拼死挣扎,自强不息,终于获得自己的一片天空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10.
新批评是现代英语学界文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理论流派,持续时间也最长。但是新批评对中国文论界的影响始终不大。英美新批评与作为中国现代主流文论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艺术理论上也有着鲜明的异质性。中国古代文论带有强烈的印象式批评特点,而新批评则带有强烈的形式主义和科学主义倾向,尽管新批评与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之间也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通之处,但是两者之间这些强烈和根本的异质性,决定了新批评在中国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境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