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Soybean accounts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global production of oilseed and 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 protein used globally for human food and animal feed. Soybean domestication involved parallel increases in seed size and oil content, and a concomitant decrease in protein content. However, science has not yet discovered whether these effects were due to selective pressure on a single gene or multiple genes. Here, re-sequencing data from >800 genotypes revealed a strong selection during soybean domestication on GmSWEET10a. The selection of GmSWEET10a conferred simultaneous increases in soybean-seed size and oil content as well as a reduction in the protein content. The result was validated using both near-isogenic lines carrying substitution of haplotype chromosomal segments and transgenic soybeans. Moreover, GmSWEET10b was found to be functionally redundant with its homologue GmSWEET10a and to be undergoing selection in current breeding, leading the the elite allele GmSWEET10b, a potential target for present-day soybean breeding. Both GmSWEET10a and GmSWEET10b were shown to transport sucrose and hexose, contributing to sugar allocation from seed coat to embryo, which consequently determines oil and protein contents and seed size in soybean. We conclude that past selection of optimal GmSWEET10a alleles drove the initial domestication of multiple soybean-seed traits and that targeted selection of the elite allele GmSWEET10b may further improve the yield and seed quality of modern soybean cultivars.  相似文献   
2.
绿色食品--花色营养豆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和蔬菜汁为原料,利用蔬菜汁固有的天然色素与香味,研制出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带新鲜蔬菜色泽的清香型豆腐.得到了其最佳的生产工艺参数.该产品在传统豆腐的基础上,营养更丰富.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因型大豆对硼敏感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三种基因型大豆北9395、北454和北384对硼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应试的三个大豆基因型在三个硼处理水平中,其单株粒重均随着硼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硼促进籽粒干物质的积累;三个大豆基因型对硼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北9395对低硼最敏感,且高硼时易出现中毒症状;北454需硼范围较宽;北384对低硼不敏感;北454和北384高硼时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吉育-45为供试品种,系统地研究了大豆在不同密度、施肥处理下的源库关系,从而为大豆的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25℃和60℃(酯交换反应温度)研究了大豆油和甲醇与醚的2个三元相图,以及对大豆油甲酯作为醇与柴油混合燃料的促溶剂情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醚加入油/甲醇二相反应中可变成均相反应,能提高甲酯转化速率,且甲酯是乙醇与柴油混合燃料很好的促溶剂.  相似文献   
6.
马雌酚是大豆异黄酮的代谢终产物之一,在动物及人体内发挥很强的生物活性。动物或人的个体间利用马雌酚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个体肠道内菌群存在着差异。本文综述了马雌酚的主要生物活性及人体和动物肠道中存在的与马雌酚产生有关的细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大豆皂苷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豆渣为原料,对大豆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研究。考察大孔树脂吸附法、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微波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对大豆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几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提取法的提取率最高,可达93.4%,但操作步骤较多,有机溶剂用量也相对较大,时间较长;大孔树脂吸附法的提取率也比较高,为90.2%,料液比较少,但提取时间却很长,需要6 h;而微波法和超声提取法则操作相对简单,时间短、温度低、提取速率快,其提取的提取率也比较理想,分别为59.8%和61.0%。  相似文献   
8.
大豆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烟草及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了大豆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lu,并通过直接转化方法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A.tumefaciens)LBA4404受体菌中,构建了用于植物遗传转化的工程菌株LBA4404(pBI121-glu),并以烟草为转化对象进行了遗传转儿,获得了大量再生的转基因烟草.PCR,PCR-Southem以及Southem杂交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苗期抗立枯病实验表明,部分转化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工程烟草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表明出不同程度的抗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大豆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转基因大豆的研究及生产概况,并就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问题和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黄豆在我国分布极广,且用途非常广泛,传统种植以夏黄豆品种为主。其实也有不少春黄豆品种在生产上有很大的推广、利用价值,如矮脚早、粤豆1号、早毛黄等,只要栽培管理措施得当,同样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现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春黄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