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宝木 《上海集邮》2003,(9):i002-i003
电影作为重要的宣传模式和引领社会潮流的特殊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方式,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至今不辍。电影题材的不断拓展和新颖的表现手法,一直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制胜法宝。作为招揽观众的主要宣传品--电影海报,本身就是一件出色的作品,因而常为影迷津津乐道,其在视觉上往往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性,从而体现耐人寻味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2.
艺华 《上海集邮》2004,(7):i001-i002
  相似文献   
3.
金宝山 《收藏》2001,(10):38-39
冯建忠是一位兴趣广泛的青年收藏家,除了集藏期刊杂志创刊号,他还喜欢电影海报,收集许多珍贵的存世极少的这类藏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获得200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拆弹部队》的电影海报进行了社会符号学分析,文章通过解读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帮助读者了解电影海报如何通过社会符号和语言作为符号如何共同作用,实现表意功能,提高读者的多模态话语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沧桑的风雨历程。一说起电影.人们就会想到《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庐山恋》、《人到中年》等脍炙人口的电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老电影在人们的脑海中渐渐淡去,印迹也渐渐模糊……  相似文献   
6.
王纯道 《上海集邮》2004,(9):i002-i002,i003
与电影放映同步,上海电信卡部推出的《十面埋伏》电影海报电话卡立即受到卡迷与影迷的热购。购买热情尚未降温,七月底卡部与联和电影院线合作又发行了全套4枚“电影海报电话卡发行二周年特别纪念”电话卡。该卡以《十面埋伏》中三位主要演员章子怡、刘德华、金城武扮演的角色为题材,画面突出人物、设计精美,成为电影卡中又一收藏热点。 纪念版电影卡的发行,是对两年来发行电影卡的  相似文献   
7.
在电影宣传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电影海报仍占据着一席之地,伴随着电影影片应运而生,具有较长的历史。海报作为一种集文字、图像、颜色、色调等于一体的视觉表现符号,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组成,观者在对这些符号的解码过程中得出电影海报语篇传递的信息:电影情节、卖点、文化内涵、潜在意义等。其形式和内容更丰富,是集文字、图像、颜色等于一体的"复合话语",是"一种以上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本文试图通过海报中的种种符号阐释其功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汤萍 《海外英语》2015,(3):232-233,235
该文拟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试对2014年最新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的宣传海报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究图像与语言文字的互动性,希望对此类电影海报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电影海报利用图像、颜色、文字等多模态来构建意义,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文章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为指导,尝试从海报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电影《禁闭岛》的宣传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三者是如何通过言语符号和视觉符号的共同作用来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电影海报语篇分析涉及图像、文字、颜色等多模态的探讨。电影海报《无人区》综合运用了图像、文字和颜色三种模态。该文试图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通过解读电影海报《无人区》多模态语篇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构建和体现,提高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