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71篇
  免费   883篇
  国内免费   1930篇
教育   96879篇
科学研究   30718篇
各国文化   78篇
体育   7387篇
综合类   6458篇
文化理论   635篇
信息传播   13929篇
  2024年   581篇
  2023年   2367篇
  2022年   1411篇
  2021年   2471篇
  2020年   2872篇
  2019年   2959篇
  2018年   1643篇
  2017年   2977篇
  2016年   3684篇
  2015年   5956篇
  2014年   12078篇
  2013年   9770篇
  2012年   10590篇
  2011年   11529篇
  2010年   9878篇
  2009年   9805篇
  2008年   14280篇
  2007年   11378篇
  2006年   6756篇
  2005年   7220篇
  2004年   6203篇
  2003年   5042篇
  2002年   4219篇
  2001年   3113篇
  2000年   2781篇
  1999年   1000篇
  1998年   696篇
  1997年   588篇
  1996年   443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55篇
  1991年   184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历史学习如果只停留在简单的识记上,那么学习历史知识就只浮于表面上,自然就迷失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 ,博古通今,深入理解分析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进程中的得与失、经验和教训,供今人借鉴,以便更好地治理和发展国家。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国际交流中,译员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大大体现,然而,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便值得深入探究。在动态对等理论指导下,以进博会英语翻译经历为例,剖析了合格译员应该具备的自我修养,在实践中,逐步升华译员的自我认知和情感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5.
6.
自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以来,高校就成为足球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南阳市高校开展校园足球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在学校可以更好地培养足球人才,对南阳市高校开展校园足球展开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本篇论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综合性地对南阳市高校校园足球的发展情况展开分析,分别从高校的基础场地设施,足球比赛的开展情况还有教师以及学生对校园足球的意见入手调查,发现校园足球的发展比较深入人心,得到了众多教师和学生的热烈回应.可是却有很多的条件限制了校园足球的发展,足球专业教师短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比赛的组织者专业程度不够导致比赛的质量大打折扣,让足球人才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民族漫长经历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升华,民族精神的产生和发展与哲学之间一直存在天然的关联。同时,任何哲学思想都源自对人类发展和民族生活的解读与深化,受到民族精神的长期熏陶与孕育,并逐渐呈现出民族样式、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文章首先对民族精神与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然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最后分别从实践观与务实精神、和谐观与和谐精神、价值目标与人文精神的视角,对两者之间的互鉴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借此揭示其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发展和衰退的真实案例为情境,设置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74年、1988年、2016年、2017年几个时间节点澳大利亚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往年人文地理试题情境以时间为主线的设置方式一致,突出了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变化,引导考生关注不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古代汉语中,"来"的用法异常复杂,仅其助词属性下就又可以细分出六七种不同的用法,但这些用法大多并未能沿用到现代汉语共同语中,这也包括用作动态助词的"来"。从历时发展来看,动态助词"来"产生之后,在唐五代、宋元、明清三个阶段的使用并未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是在共同语中逐渐衰落了,今天仅在偏南方的一些方言中还有所使用。作为动态助词,"来"的衰落动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身功能负担过重,以及在使用中受限制过多的内因作用,也有系统内部成员竞争的外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