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Asura之魔都纪年:报道还比较中肯的,之前好多人都指责孩子们。我就想起《半生缘》里曼桢的话:妓女和嫖客,我不知道哪个更不道德。  相似文献   
2.
1919年7月13日长沙版《大公报》青楼爱国团开会。外交问题发生以来,学商工各界均有救国团体之组织。昨省垣青楼界以国势日濒险恶,彼等亦负有责任,乃由清香堂发起组织青楼爱国团,特于昨日下午三时许在樊西巷周礼义堂开成立大会,并请学商各界到场演说。计各花户到者如方松荣堂、王鸿福堂、周长发堂、金大屠琴庐等,计二十七家,共到妓女八十余名。首由主席某君报告开会宗旨,略谓今日开青楼爱国团成立会,到者又极踊跃甚好,惟此会既经成立,各位须要切实做去云云。继由杨亮卿、王甲、黄符契、陈明文、胡南屏、李吟樵诸君相继演说,于抵制日  相似文献   
3.
唐代社会开放,士人和妓女交往频繁,这在唐人的士妓诗中有集中反映。然而,士人和妓女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阶层,所以在相互的交往中,也就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士人和妓女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也使得士人在对待妓女的感情上会作出违心的举动,加上封建社会的传统影响,唐代妓女也就很难摆脱悲惨的社会命运。  相似文献   
4.
邵杰 《兰台世界》2015,(2):149-150
《青楼韵语》一书,性质复杂。其将《嫖经》经文及其注释分条排列,每条之下分出经目,经目下分体陈列历代名妓韵语作品,每体之中又以时代先后为次,兼有经部注疏之体、史部纲目之体、子部类书之体、集部总集之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约翰·巴思是美国当代文坛上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方面都为这一时期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他在《烟草经纪人》中通过塑造琼、玛丽等妓女形象,表现出对女性处境的同情和关注,映射出虚无主义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6.
六、佘道台秦淮贪欢,浪荡人一生三好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傻道台访艳秦淮河,阔统领宴宾番莱馆,其中写道,刚从京城派往江南的记名道佘小观,途经天津迷上了妓女花小红,将窑子当成公馆,花光了随身盘缠,才不得不怏快离去。到了南京,又与一帮污吏臭味相投,混迹于酒肆青楼。书中道,这余小观一生有三好.打麻雀、讲时务、嫖婆娘。  相似文献   
7.
唐传奇《李娃传》的爱情故事情节存在着由悲剧到喜剧的转换。“李娃对郑生有无真情”的问题无法定论,且与情节的发展之间并无太大关系。出身妓女的李娃懂得遵从唐代“狎妓文化”的潜规则,郑生却试图打破这一点,因而落得悲剧下场。李娃最终与郑生结合,成就喜剧的大团圆结局,是一个从妓女到节妇的转变过程,恰恰体现了作者对封建门阀制度的迎合,而非反抗。  相似文献   
8.
《卖油郎独占花魁》和《茶花女》描写了沦为妓女的莘瑶琴与玛格丽特的不同命运,两篇作品虽产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而且所表现的民族习惯、社会风尚各异,作家所接受的文化传统与创作个性也不尽相同,其间却有很多相通之处.我国古代白话小说有着强烈的现实精神,但也不乏浪漫色彩.相比之下,《茶花女》更具有严格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然而却不能指出妇女解放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旧约十诫中有“不可奸淫”的戒规,为什么在以基督教为信仰的中世纪的城市中,妓院及妓女却大量并合法的存在呢?又是什么样的理论为她们提供了存在的合法理由呢?谁又是这些理论的制造者呢?本文将通过对14—17世纪妓女存在的事实现象,针对妓女的法律条规以及教会对妓女问题的论述等的分析,进而思考中世纪西欧城市中等级制覆盖下的更为深层的权力关系以及这些权力关系的运作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元代以前的文人,能够随时获取功名从而一举成名,因此受到人们的羡慕和尊重。至元代,因种种原因,文人地位一落千丈。传统文化的解体而引起的心理错位和信仰破灭,更让文人墨客们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元代文人用嘲弄风月、纵情花酒来麻醉自己的精神与心灵。但身份的变化,使得他们有了全新的角度和眼光来审视这些与他们交往的女性;地位的变迁,使得他们用全新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与他们交往的女性。最终这些女性在他们的作品中成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人,并且有了女性意识,从而闪现出前所未有的女性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