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4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教育   14169篇
科学研究   975篇
各国文化   361篇
体育   10460篇
综合类   1774篇
文化理论   291篇
信息传播   2295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734篇
  2014年   1976篇
  2013年   1874篇
  2012年   2253篇
  2011年   2397篇
  2010年   2378篇
  2009年   2168篇
  2008年   2829篇
  2007年   3251篇
  2006年   1833篇
  2005年   1601篇
  2004年   1183篇
  2003年   785篇
  2002年   728篇
  2001年   702篇
  2000年   701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有效促进学生武术核心素养的培育,针对我国武术教学中存在套路内容“繁难”、教法单一、重“形”轻“击”、重知识灌输,轻自主性培养、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学生不喜欢武术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有效促进武术认知、武术运动能力、武术人格培育的原则,基于此原则,对“化难为易”策略、“化浅为深”策略、“化无趣为有趣”策略、“化技术为实践”策略、“知新温故”等策略进行了具体探索性设计,并对上述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阐述,为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武术神、意、气与动作内外相结合,使身心达到愉悦、全面的发展。武术训练对人的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良好影响,强健体魄,缓解压力,保持一个舒畅愉快的心情。武术套路的训练不仅能塑造强健的身体,而且也承载着道德文化修养和精神传承的历史重任,经过研究和调查,很多青少年通过武术套路训练,提高了其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4.
1500武术人助力祖击新冠疫情2020年1月29日,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的居家武术健身"倡议"热潮席卷全国各地,在海内外影响较大,在中国战疫的非常时期,掀起一股健康的武术运动风尚,给宅家锻炼的人们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由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办,在"功夫易赛"平台上举行"居家武术健身"的倡议活动,各主要武术流派的名家、优秀传承人、世界冠军等1500人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5.
陶仁祥 《体育科研》2003,24(5):52-55
身体,是人的生命活动主体,也是武术运动的主体。武术运动,是一项徒手或手持器械,以肢体各部位体势运动变化,与意念、呼吸、劲力相结合形式的综合性全身性运动。武术套路的势式动作和技法变化,都是由肢体体势动作变化而成。因此,武术运动对身体各部位体势,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等方面。行势走架,动静、开合,站立、走转,进退、起落,闪展、腾挪等,都有严格的体势变化要求。要想练好武术,教好武术;要想提高武术技艺,就必须十分清晰了解身体各部位正确体势的要求与运用。这就是武谚所说的“明三节”,同时武谚还用“三节不…  相似文献   
6.
7.
论中国之武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成 《武当》2003,(8):40-41
我是一位巴西华侨,出于一片赤子之心,不忍看到中国之瑰宝——中国武学日趋湮没失传而感到痛心,才不惜一切寄给《武当》这篇稿件,作为进见之礼。同时愿意借助此稿提醒诸多的武学同好,要分清、明了什么属于武术,什么属于武学。这是两个本质截然不同的体系。为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国术没落     
就在“散打王”、“中美对抗”等比赛举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作为国粹的传统中华武功却正逐渐在流失  相似文献   
9.
王静 《生态文化》2003,(3):42-44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太平房”是通往天堂的驿站,尽管解释得颇有诗意,但我一点也不觉得有多浪漫,爸爸妈妈也很在意的让我回避那个地方。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无法回避,大概是1995年的时候,28岁的我第一次去了“太平间”,为我先生的外婆送行。从那以后,我不知道去了那里多少次,但每一次看到那高举过头顶的泥盆随着一声脆响而变得粉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