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938篇
科学研究   6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11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此刻,偌大的场馆里静寂无声,只除了在搭建的赛道上,正有两个机器人争先恐后地往前挪动,发出“嵫啦——嵫啦——”的响声,附和着吴水水急速的心跳.快点,再快一点……她全神贯注地盯着自己控制的机器人,而控制着另一个的男生却姿态轻松地蹲在她身旁,狭长的眼睛偷空从机器人身上挪开,漫不经心地看了吴水水一眼,又戏谑地收回来.吴水水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小动作,眼见比赛就要到白热化,两个机器人就要冲过最后关头,她的整个神经都紧绷成一条线,双手按得飞快,脑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输!  相似文献   
2.
14年前,我采写了一篇题为《胡耀邦的最后七天》的长篇通讯,由于我当时并未完全搞明白的原因,这篇原计划发新华社通稿的稿件没有发出,只在发往海外的《?望》周刊海外版上登了一下。1989年4月15日清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逝世,这一噩耗震动了海内外,使亿万人民异常悲痛,海外有些媒体趁机散布了一些有关胡耀邦同志死因的谣言。为了澄清事实,也是为了将耀邦同志辞世的具体情况告诉我国人民,新华社社长穆青决定由新华社记者采写一篇有关耀邦同志从发病到最后逝世这7天治疗过程的稿件,供国内各报台采用。穆青同志把这任务交给了我,并…  相似文献   
3.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13名世界优秀男女铅球运动员的投掷出手技术规格和形式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正确清晰的用力模式,促进铅球投掷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作为广义请求权竟合之一种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在我国民法领域中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其作为一种成熟而科学的理论,有着异于连带责任理论而独立存在的价值。作者对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确定、类型和效力、债权人对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求偿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内部求偿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杨波  魏炜  周平  都祖德 《体育科学》2001,21(5):31-33
通过对1998年世界杯和2000年欧锦赛的技术统计,深入分析了47个快速进攻进球的最后3次传球阶段进攻速度与进攻宽度深度,结果表明:进攻速度快慢变化在比赛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进攻宽度深度变化是影响进攻速度快慢的重要因素,进攻速度与进攻宽度深度在不同战术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以访谈法、问卷法走访调查了沈阳市的秧歌发起人,及新华广场、东陵区、铁西区、大东区等化局领导人和秧歌队队长,就大秧歌的兴起原因、组织过程、人员构成、活动方式、健身功效、经费来源、社会反响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弘扬这种娱乐兼健身为一体的民族化民众活动,并对秧歌运动出现的负面,及早地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寻求合理方法加以解决,从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大众活动得以健康顺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掷实心球动作实质上是投掷动作中最后用力的后一部分,即从“满弓”开始完成动作,因此,关于动作要领及其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查找投掷教材即可。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头的作用,其实学生投掷中的许多错误也都与头有关。   一、投掷理论分析头的作用   投掷理论指出,头在投掷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肌肉的拉紧与放松,并有助于身体的平衡和完成超越器械,推球前的抬头有助于提高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   二、准备姿势时头的动作及其作用   投掷实心球动作是从“满弓”开始。此时,头的动作应该是充分后仰,这有利于“满弓”更加充…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新老两代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三维摄影解析和运动学的方法,对我国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李梅菊等在2003年石家庄全国田径大奖赛上的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前国手李梅素、黄志红和隋新梅进行了对比,发现我国新老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运用高速摄影等方法对女子大学生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女子大学生铅球运动员左侧支撑和蹬伸用力效果较好 ,为动量传递奠定基础 ;“鞭打”技术中用力顺序存在不足 ,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欧阳真 《武当》2001,(2):63-63
“常忆父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学而时习之,未曾练功先练德。”这便是刘德义老先生向我们讲述的练功心得。刘老先生1921年出生,作为武当龙门派武当五形养生功的唯一传人,4岁习武至今已经有74个年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