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赛马称王”是格萨尔从少年觉如走向岭国王位的重要篇章,是史诗中深受群众热爱与展演的内容之一,赛马这项竞技运动也在历史的发展中成为藏族人民节庆、山神祭祀仪式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一种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得到体育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试图通过对“赛马称王”这一史诗片段的人类学分析,指出赛马这种方式是岭·格萨尔王展现巫术力量构建新秩序的必经过程,回应藏学家石泰安对格萨尔王与赛马做出的分析判断,进一步强调这一研究对我们认识与祭祀相结合的赛马,以及广泛开展的以格萨尔王为主题的赛马会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对《夜宴》和《哈姆雷特》中的两位王后的命运选择的剖析,突现她们的诸多相似之处,受到王权的重压,同时又受到情欲的桎梏,导致她们最终走向了不归路。  相似文献   
3.
“赘婿”作为“夫妇相异”的特殊婚俗,出现于先秦,并盛于战国。在产生之初,“赘婿”便由于身份低贱而饱受歧视。相沿至秦汉,为了维护专制统治,“赘婿”多被残酷对待,但缘于王权支配秩序的相异,秦汉统治者对该群体的打击方式不尽相同。“男尊女卑”的纲常观确立后,“赘婿”作为其对立物而存在,随着社会与家庭中女性地位的不断降低,专制社会对“赘婿”的评判也尘埃落定了。  相似文献   
4.
从程朱理学的道德主体到永嘉事功学派的法政主体的转换过程,形成了治心经世学风.明清交替之际,朱舜水东渡传播治心经世之学,获生徂徕、五井兰洲的政治思想绍继了舜水精神,完成了东亚政治思想史的近代转型.而黄宗羲则开创了清代浙东学派,经过邵廷采、章学诚的发扬光大,最后形成了晚清变法思潮.马一浮则发扬了宋恕的变法思想,融合舜水精神与浙东学术,从文明本位的立场,树立了东亚政治思想的新典范.程朱理学与永嘉事功学之间的交汇与转化,揭示了东亚政治思想史近代转型的思想过程,蕴涵了从东亚整体回应全球化挑战的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5.
匈奴拜天地日月,祭祀祖先,敬畏鬼神,为多种崇拜。匈奴有巫师,行军作战,必先占卜吉凶,并作巫术,驱邪避恶,加害仇敌。匈奴神化王权,宣称单于为天神之子,匈奴宗教虽较原始,却已成为匈奴游牧帝国专制王权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6.
从1066年“诺曼征服”英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国开始,英国的财政权经历了从绝对的王权到议会逐步取得征税批准权、财政监督权,以及在议会内部财政权由上院到下院的演变史。财政权的这种演变原因在于英国常年战争军费开支不断扩大引发财政危机,而“家计财政”难以支撑以及英国传统习惯等因素,并最终是由阶级经济力量对比变化决定的。财政权的演变对英国宪政传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有限政府理论的形成及协商精神的充分体现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朔"考     
  相似文献   
8.
《同学少年》2011,(4):53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特点是:维护王权、崇尚理性、模仿古人,并讲求"三一律",即每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出一昼夜。其代表人物有:莫里哀——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本名为让.巴狄斯特.波克兰。他是法国17世纪古  相似文献   
9.
在外有法国大兵压境、内有贵族叛乱的极端不利情境下,约翰王被迫与贵族妥协,签署了《大宪章》。然莎士比亚在其创作的《约翰王》中对此只字不提,却对英格兰与法国、罗马教会、贵族的错综复杂矛盾冲突倾注了浓重的笔墨。本文认为,莎士比亚所处时代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呼唤强有力的王权。同时,伊丽莎白一世成功的内政外交策略,让英格兰民众遗忘了限制王权的《大宪章》,剧中《大宪章》的缺失正与此遥相呼应,迎合了英格兰强有力王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宗教改革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旧有的政治体系遭到破坏,神权与王权并存的双重社会结构被王权至上的一元结构所取代。神权、王权与议会的斗争贯穿了整个宗教改革过程的始末,从而引发出一系列政治观念的演变,这些演变促成英国走向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道路,获得独立自主的国家尊严,唤醒英国人民的民权至上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