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1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晁说之在宋代学术史上地位较为重要 ,他是宋代疑经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怀疑《诗》与《诗序》作者不同 ,并以求实的态度恢复《古周易》 ,又以尊古的态度崇孔非孟 ,其学术试图超越汉学、宋学 ,直面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2.
H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情感;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3.
《十家宫词》收入唐宋五代宋人宫词十种:宋徽宗赵佶《宫词》三卷、宋宋白《宋文安公宫词》一卷、唐王建《宫词》一卷、后蜀花蕊夫人《宫词》一卷、宋王硅《宫词》一卷、宋胡伟《宫词》一卷、后晋和凝《宫词》一卷、宋张公庠《宫词》一卷、宋王仲修《宫词》一卷、宋周彦质《宫词》一卷.清康熙二十八年胡介祉贞曜堂刻本.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也是规模最大的一部官修目录书.从经部诗类和春秋类著作提要可以窥见其主要的著录思想,浓厚的尊经思想、强烈的复古意识、很强的征实精神和宽厚的学术兼容气度等.  相似文献   
5.
叫卖声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声。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已不大听见。寒夜的“茶叶蛋”“细砂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发沙,十之七八似乎是“老枪”的喉咙,困在床上听去,颇有些凄清。每种叫声声,差不多都有着特殊的情调。  相似文献   
6.
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交流合作,激发创造性,提高能力是新课改的主要特点。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课改的教学模式,走在教育战线的前列,真正在数学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学生被动学习,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牢牢控制了课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势必受到制约。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注意力易分散,容易产生睡觉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白马湖"是语文教师心中的一块圣地,一个"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梦想,更是一种精神象征。20世纪20年代初,白马湖春晖园汇集了一大批大师级文化名人,他们在此执鞭任教,传道解惑,弦歌不辍,引得当时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慕名而来观光考察、筑屋小住。一时间,这里名家荟萃,雅士云集,湖山增色,风物生辉,掀起层层文化波澜。这里的自然环境、人文气氛,铸就了白马湖学人作品的冲淡自然和清新隽永。无论是朱自清、夏丐尊的文章还是丰子恺的画,都表现  相似文献   
8.
刘如冰 《考试周刊》2014,(25):48-48
<正>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自夏丏尊和叶圣陶倡导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以来,已逐渐为人们理解和认同,但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什么是语感?夏丏尊和叶圣陶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说: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必然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换句话说,对语言文字才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相似文献   
9.
正一、语文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语文——国文母语,当这个词一说出来的时候,就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但是近些年来,语文课堂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大部分学生都反映语文课堂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那问题究竟出在哪?我们曾经一度提倡:"在生活中学语文,因为语文就在生活中",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是听者和用者在实际操作中歪曲了这句话本来的含义,把语文用大白话来教,其背后的依据就是,语文就是生活。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的话,还要语文老师、语文课堂干什么?如果把日常生活的语言等同于大白话,  相似文献   
10.
钟嵘《诗品》将与他稍早的南齐诗人王融列居下品,其对于王融多称表字,引起后人争议。《四库全书总目·<诗品>提要》最早提到这一问题,但给出的解释显得含混。结合齐梁易代之史实,钟嵘之所以称王融表字,既非有所私尊,亦非避齐和帝之讳,而是避梁武帝之忌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