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903篇
科学研究   702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484篇
综合类   242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7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安静对照组(C)、低负荷运动训练组(LT)、中等负荷运动训练组(MT)、高负荷运动训练组(HT)和极高负荷运动训练组(ST),每组10只。各运动组分别进行6周的跑台运动训练。训练方案结束后,取腓肠肌样本,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柠檬酸合成酶(CS)、异柠檬酸脱氢酶(ICD)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C)活性;线粒体Ga2+含量、胞浆NADH、NAD+、ATP和ADP含量,以及ICD mRNA转录水平。结果:(1)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S、ICD和α-KGDHC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且CS和ICD活性由高到低顺序均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α-KGDHC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HT组 > MT组 > ST组 > LT组 > C组。(2)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a2+ 含量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胞浆NADH/NAD+和ATP/ADP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比值由低到高顺序为:MT组 < ST组 < HT组 < LT组 < C组。(3)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ICD mRNA转录水平均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水平由高到低顺序为: 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结论:低负荷、中等负荷、高负荷及极高负荷运动训练均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功能,且中等负荷运动训练效果最佳。其机制与胞浆NADH/NAD+和ATP/ADP比值、线粒体摄钙能力及限速酶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3.
体育运动中神经-肌肉疲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神经-肌肉疲劳的研究历史,并从生理学角度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枢性疲劳与外周疲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有关中枢性疲劳,着重介绍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等中枢神经递质参与运动性疲劳的形成与恢复的新证据与新理论(可能的机制).有关外周疲劳机制,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超微结构到骨骼肌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等可能发生疲劳的部位,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简要概括.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学研究进入到亚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原训练对人体有着复杂的生理学效应和训练学效应,是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一种较好的赛前训练方法。对高原训练的起源及对人体呼吸、心血管、血液、骨骼肌、中枢神经等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科学认识和实施高原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血液CK、LDH、IL-4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将8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通过适应性训练后,进行一次力竭性运动,测定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h、48 h的血液CK、LDH和IL-4等有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服药组的各指标升高幅度均较低(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骨骼肌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机能具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运动后急性免疫应答反应,因而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将其开发为运动营养补剂应具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目的在于对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采用跑台一次性离心运动至力竭的动物模型,48只7周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后即刻、1、2、4和7天组,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同时通过HE染色分析骨骼肌形态学损伤变化。结果显示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峰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天迅速下降。HE染色结果则表明离心运动后骨骼肌损伤呈现延迟性时相特点,在运动后第2天骨骼肌损伤范围达到最大。本实验表明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不能反映骨骼肌损伤。  相似文献   
7.
运动、氧化应激与DNA损伤和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56-757,788
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对运动时氧化应激损伤、氧化应激与DNA损伤以及DNA损伤和修复等几方面关系进行探讨,旨在探讨运动疲劳和损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并对未来运动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9.
现阶段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快速发展,桥梁结构不断创新,桥跨也越来越大,但桥面铺装的设计与施工仍沿用传统的习惯做法。随着重载、大交通的到来,砂浆与混凝土地面常常出现开裂,破碎现象。因此,改进施工方法,确保路面铺装耐用,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