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3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1266篇
教育   8993篇
科学研究   2077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6138篇
综合类   1838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3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1157篇
  2013年   1059篇
  2012年   1484篇
  2011年   1641篇
  2010年   1375篇
  2009年   1165篇
  2008年   1382篇
  2007年   1590篇
  2006年   1375篇
  2005年   1330篇
  2004年   1116篇
  2003年   937篇
  2002年   792篇
  2001年   683篇
  2000年   420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新疆与中亚2005-2014年10年间对外贸易发展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在时间尺度上双方贸易额、贸易结合度、贸易差额及贸易发展环境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新疆对中亚国家贸易额逐年提升,在中国对中亚贸易中比例逐年下降;双方贸易结合度高,但结合度在逐年下降;新疆对中亚国家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并且差额在持续扩大;新疆贸易发展环境优于中亚国家,近年双方贸易环境日趋转好。为进一步优化双方贸易,提出如下建议:加强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提高进口原料的消化能力;加强新疆从中亚国家的进口工作,平衡双方贸易差额;积极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目标、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尚显稚嫩,其突出表现是学科知识缺乏独立性。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沿着目标→困境→出路的逻辑线路,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主要观点:1)特色鲜明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该目标达成所倚赖之原动力是实践内容的相对独立;2)边界模糊是阻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保持特色鲜明、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致因;3)反求诸己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打破边界模糊困境、实现特色鲜明目标的出路。如此,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方能因获得独立性而有成长壮大之可能,才有希望摆脱学科依附阴影,乃至问鼎显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审视中国古代镖局中镖师武术的技术特征、传承传播、发展演变,能够再现早期武术发展状况,丰富武术历史研究内容,还可总结历史经验,为新时代推广武术、弘扬武术文化提供借鉴。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分析法,就镖局对清末民初武术发展之推动作用进行分析。认为,镖局是实现武术功能职业化转型的重要组织,推动了武术的顺时代创新演变,开辟了多元的武术传播途径,稳固了师徒传承方式,推动了武术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暗器、轻功等罕见武技的深造与传承,为“以武报国”提供了重要的物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是河南文坛的新现象。以邵丽、乔叶为代表的女性作家最初大胆书写女性情感经验,接受后现代主义观念,质疑由男性作家主导的本质化宏大叙事,为河南文学提供了新的面相,冲击了当代文学中以表现乡土苦难、批判乡村权力见长的"中原经验"。女性作家的创作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单向度的女性意识表达,对社会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深入的体认,开始直面城镇化转型中的中原大地现实,创作出了社会关怀强烈、生活观照深入、情感指向博大的作品,较好地丰富了当代文学中的"中原经验"。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体育健康问题上升国家战略高度。“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是一个在青少年体育领域内,由“体育健康”和“体育公共服务”综合而成的全新概念,学界还未深入探讨与挖掘。充分结合“健康管理”理论,基于对“青少年体育健康”和“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归纳“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内涵与特征。概念特征包括:“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核心供给主体;健康医疗等事业、非营利性机构是重要支撑;始终强调青少年受众被动接受“体育健康促进”与主动应用“体育健康素养”相结合;供给产品具有“纯公共物品”性质,公共财政补贴是解决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矛盾关键方式;“互联网虚拟社区”是实现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的技术基础与激励条件。最后,基于概念属性展望“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的未来研究趋势,包括:开发“运动干预”“心理调试”和“营养膳食”三维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学校”“社区”“医疗部门”“健康管理机构”和“家庭”的协同供给机制;深度开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联赛体系”营造“体育健康素养培育”空间;实现“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均等化局限,以及加快“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互联网平台建设,破解公共服务资源闲置问题。  相似文献   
6.
BackgroundSon preference is an enduring phenomenon in China and may often be related to childhood adverse experiences. According to a life-course perspective, adverse experiences during a childhood period may have a long-term effect on mental health in later age.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is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son preference, childhood adverse experiences and adulthood mental health in China.ObjectiveThe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parents’ son preference and individual mental health in old age in China. The mediating role of childhood adverse experiences was also estimated.Participants and setting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 2015 combined with CHARLS life history survey was analyzed (N = 11,666).MethodsMental health was measured by a shortened modification of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including seven items, and higher scores indicated worse mental health status. A four-step mediating model was applied.ResultsRespondents growing in families with son preference had on average 0.75 (P < 0.001) points higher on the mental health scale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and the effects were consistent for both males and females. Childhood adverse experiences measured by physical maltreatment, emotional adverse experiences and witnesses of inter-parent violence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son preference and individual adulthood mental health by 47.87%. For females, physical maltreatment and emotional adverse experiences explained the most parts of health effects of parents’ son preference, whereas witnesses of inter-parent violence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mediator for males.ConclusionParents’ son preference led to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which influenced mental health in adulthood.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韩国电子竞技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植;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媒体、企业的大力支持等。同时为我国电子竞技日后的良好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府对电竞的支持度;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对电竞的认可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电竞发展输送优质人才;加强媒体正面报道,吸引大型企业的资金帮助。  相似文献   
8.
杨守忠 《兰台世界》2020,(4):126-128
1926年4月27日,因无法忍受日本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和剥削,大连福岛纺织株式会社1000余名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罢工过程中,日本资本家采取了种种惨无人道的压迫手段逼迫工人复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们团结一致,坚定信念,最终取得罢工斗争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次罢工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武术神、意、气与动作内外相结合,使身心达到愉悦、全面的发展。武术训练对人的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良好影响,强健体魄,缓解压力,保持一个舒畅愉快的心情。武术套路的训练不仅能塑造强健的身体,而且也承载着道德文化修养和精神传承的历史重任,经过研究和调查,很多青少年通过武术套路训练,提高了其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进行了演绎与阐释。研究认为: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坚持体育强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脉相承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遵循问题导向的唯物主义本体论立场;坚持体育强国建设要利用好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的唯物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的立场。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引领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创新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结构和理论视角,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