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0届冬季运动会冰壶比赛调研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调查等方法 ,对参加第 10届冬运会各参赛队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根据我国冰壶运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子冰壶队曾经夺得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男子冰壶队获得索契冬奥会第4名的优异成绩,但在近2年的世界大赛中比赛成绩不尽人意,对我国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拉响了警钟。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冰壶项目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冰壶运动员训练的管理体制,冰壶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材,冰壶后备人才竞技训练效率与质量的评价,冰壶竞技后备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4个维度对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度剖析;缺乏有效的专业管理部门,训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定期的评价反馈方法,教练员的科学执教能力亟待提高等是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省市冰壶训练管理中心,建立完整的冰壶后备人才梯队选材体系,加强冰壶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的教育水平与综合素质等促进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第24届大冬会冰壶项目竞赛与组织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志刚 《冰雪运动》2009,31(2):57-60
对第24届大冬会冰壶项目竞赛与组织进行评价、总结,对今后举办类似比赛提供有益的信息、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总结和评价了大冬会冰壶比赛在裁判、安全保卫和赛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工作,提出中国冰壶队比赛成绩的取得是采用了正确的训练模式,是教练员、运动员正在走向成熟,是国家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在竞赛决策、训练体制与项目管理等方面日趋合理和科学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4.
冰壶比赛各队临场技术、战术的选择对取得比赛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采用录像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5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中国女队的投壶技术、战术选择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目前中国女队的投壶技术特点以及比赛各阶段的常见战术布局,提出临场技术、战术选择的合理性判断标准,认为心理因素会导致预先制定的战术方案不能达到预想效果,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强化心理训练,赛练结合,比赛时应多选用自己更为擅长、合理的投壶技术进行战术布局,从而提高比赛的胜率和达到制胜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子冰壶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优秀成绩,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进行层层剖析,发现中国女子冰壶队的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运动生涯的转折期、"金牌战略"的心理负荷过重、教练员水平不高和国内竞技水平低、后备人才匮乏和群众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着冰壶的发展。针对目前女子冰壶现状提出建议:根据自身因素调整竞技状态,合理运用人才;走市场化道路,建立冰壶俱乐部;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提高国内竞技水平;建立合理的后备人才选拔机制,扩大群众基础,为推动我国女子冰壶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冰壶运动中扫冰技术是对比赛过程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利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14男子冰壶世界锦标赛中国队与欧美强队扫冰技术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中国男子冰壶队与欧美强队在扫冰技术能力上的差别,提高中国男子冰壶队竞赛成绩。结果表明:扫冰技术在冰壶比赛中极为重要,对比赛的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队与欧美强队相比扫冰技术能力相对较弱;在队投壶技术的稳定性方面中国队比欧美强要好。建议中国队在扫冰技术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加强对冰壶运动轨迹产生影响因素的综合理解认识;增强扫冰技术团队配合能力;提高扫冰技术专项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泳壶队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所处位置、发展历程以及在2010年世锦赛上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战术创新是冰壶发展的原动力;增强心理耐受力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专项心理能力在冰壶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年对冰壶心理方面的研究尚停留在现象层面,在现象之下探析专项心理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后续研究的关键。通过现场观察、专家访谈、逻辑分析,提出冰壶运动的专项心理能力主要是以构建心理稳定性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即专项认知能力、专项人格特征、情绪识别与控制、心理恢复能力等几个方面。在日常训练中加强心理建设,是培养良好专项心理能力、维护赛场心理稳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以冰壶投壶技术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咨询法、观察法和综合分析法,以当今世界女子冰壶强队瑞典、加拿大和中国3个国家的女子冰壶队为研究对象,借助录像并利用冰壶统计软件对2009年的女子冰壶世锦赛、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和欧洲锦标赛3支队伍的投壶技术运用情况和基本打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投壶技术扎实,加拿大队慢壶投进、保护突出,瑞典队经验丰富、配合默契。均衡的投壶技术,体现了现代冰壶运动高水平竞技的特点,了解各强队的投壶技术特点,为我国冰壶运动队战术战略的制订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世界男子冰壶锦标赛上,中国队进入了世界四强行列,创造了中国男子冰壶历史性的重大突破,然而比赛中我们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本研究从2008年世界男子冰壶锦标上我国选手在比赛中的投壶成功率入手,运用现场统计数据对比赛发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冰壶比赛的内在规律,力求为我国男子冰壶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