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老年人健身模式中力量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力量训练是老年人体育健身的重要问题,分析了力量锻炼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以及老年人加强力量素质的意义,阐述了不同肌肉力量指标对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作用,揭示了肌肉离心收缩在老年人力量锻炼中的优越性,旨在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目的在于对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采用跑台一次性离心运动至力竭的动物模型,48只7周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后即刻、1、2、4和7天组,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同时通过HE染色分析骨骼肌形态学损伤变化。结果显示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峰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天迅速下降。HE染色结果则表明离心运动后骨骼肌损伤呈现延迟性时相特点,在运动后第2天骨骼肌损伤范围达到最大。本实验表明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不能反映骨骼肌损伤。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特钢厂800轧线大棒步进式冷床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总结了该装置使用以来由于设备安装缺陷而产生的故障,并对部分改进方案的实施性、可靠性进了的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分式线性变换计算单芯偏心电缆单位长度的自感,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偏心螺旋传动试验台是一种新型的螺旋传动试验台,有其独特的传动原理、结构、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金属标准拉伸试验中,上下夹具偏心所导致的试验初期变形曲线往负方向延伸的"反走"现象,建立了一套考虑夹具偏心及夹持偏角的试样受力理论模型.特别对常用的楔形夹具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零夹持角和非零夹持角情况进行了分析,推导出试样应变与夹持力间的关系.分析了试验中产生变形值"反走"现象的机理,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引伸计-试样联合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实验实测,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所得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得出:试验初期在偏心所产生的误差占主导地位的并不是通常认为的偏心弯矩,而是上下楔形夹具夹持方式产生的侧向力以及附加弯矩的联合作用,解释并模拟了变形的"反走"现象,为进一步提高变形测量精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大蒜素对大鼠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一次性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骨骼肌结构及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64只大鼠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每日腹腔注射大蒜素注射液20mg/kg;2周后各组完成一次跑台离心运动,在运动后即刻、24h和48h取比目鱼肌及股动脉血检测;结果电镜观察大蒜素组运动后各时相比目鱼肌损伤较对照组为轻。大蒜素组运动后24h血清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8h血清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后即刻,大蒜素组和对照组血清MDA都升高(P<0.01,P<0.05),且大蒜素组血清MDA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蒜素可显著提高离心运动大鼠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离心运动介导骨骼肌微损伤与修复过程,肌细胞不同微区钙离子浓度变化所起的作用,以及肌浆网钙释放通道兰尼定受体(RyR)的调控信号。方法:114只雄性SD大鼠,分为离心运动(E组,36只)、离心运动+针刺(EA组,36只)、单纯针刺(A组,36只)和安静对照(C组,6只)。E、EA和A组在运动后即刻、6、12、24、48、72 h取材,电镜观察结构,能谱分析Z线和H区钙元素,WB观察磷酸二酯酶-4-D3(PDE4D3)和FK506绑定蛋白12(FKBP12)表达。结果:E与EA组Z线附近的钙离子浓度在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的12~72 h呈2次上升趋势,其中EA组第2次上升更早且明显。1次离心运动不能破坏RyR的稳定性。结论:运动后即刻的[Ca2+]i升高介导导了损伤,而运动后12~72 h内的第2次[Ca2+]i升高与组织修复有关,此升高非RyR不稳产生"钙漏"而导致的破坏性"钙超载"。研究价值:本研究发现离心运动过后72 h内不同时间段内,钙离子升高具有截然不同的效应,为肌肉损伤和恢复的钙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一次性离心运动及针刺对大鼠股四头肌MyoD与Myogenin的影响,探讨针刺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编为安静(C)、安静针刺(CA)、运动(E)与运动针刺4组(EA),E与EA组完成一次性跑台运动(坡度为-1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免疫印迹法检测MyoD和Myogenin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CA组MyoD mRNA表达120 h显著高于C组(P0.05),蛋白表达24 h、48 h显著高于C组(P0.05);CA组Myogenin mRNA表达48 h、120 h显著高于C组(P0.05),蛋白表达48 h后均显著高于C组(P0.05)。EA组MyoD mRNA表达12 h至72 h显著高于E组(P0.05),蛋白表达12 h、24 h显著高于E组(P0.05);EA组Myogenin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C组(P0.05),12 h、48 h显著高于E组(P0.05);蛋白表达12 h、120 h显著高于E组(P0.05)。结论:针刺正常骨骼肌、一次性离心运动及运动后针刺均能上调MyoD、Myogenin mRNA与蛋白表达,且针刺能快速增高运动后骨骼肌MyoD和Myogenin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Eccentric contractions that provide spring energy can also cause muscle damag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leg and vertical stiffness following muscle damage induced by an eccentric exercise protocol. Twenty active males completed 60 minutes of backward-walking on a treadmill at 0.67 m/s and a gradient of ? 8.5° to induce muscle damage. Tests were performed immediately before; immediately post; and 24, 48, and 168 hours post eccentric exercise. Tests included running at 3.35 m/s and hopping at 2.2 Hz using single- and double-legged actions. Leg and vertical stiffness were measured from kinetic and kinematic data, and electromyography (EMG) of five muscles of the preferred limb were recorded during hopping. Increases in pain scores (over 37%) occurred post-exercise and 24 and 48 hours later (p < 0.001). A 7% decrease in 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 occurred immediately post-exercise (p = 0.019). Changes in knee kinematics during single-legged hopping were observed 168 hours post (p < 0.05).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EMG, creatine kinase activity, leg, or vertical stiffness. Results indicate that knee mechanics may be altered to maintain consistent levels of leg and vertical stiffness when eccentric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is present in the lower le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