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135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醋酸钙镁冰雪融化剂的制备及融冰效果小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制备了醋酸钙美(CMA) 冰雪融化剂并在实验室小试了其融冰能力,并与氯化钠和氰化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MA组成和环境温度对CMA融冰效果有很大影响。CMA适宜在环境温度-11℃以上使用,CMA中钙镁比为7:3时,融冰能力可以达到氯化钠和氯化钙的75%~80%,是一种优良的冰雪融化剂。  相似文献   
2.
论冰雪摄影     
在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严寒深冬里,如何才能得到一幅完美的冰雪摄影佳作,关键是如何正确测光,如何正确曝光,这些都是决定拍摄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积雪是冰冻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大气环流和区域水量平衡,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本文基于2000—2019年MODIS/Terra积雪产品数据,探讨了青藏高原近20年积雪的年内、年际和季节性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2000—2019年青藏高原积雪以短期积雪为主,积雪期在1个月及以下时间段内的积雪空间分布范围最广,占积雪总面积的72.91%;积雪期越长,多年平均积雪率(SCR)越高,SCR呈高原四周山脉高,而羌塘高原、江河源区、柴达木-黄湟高中盆地等地低的特点。②2000—2019年积雪面积呈反复的先波动增加再波动减少,距平变化率在-15.97%~11.52%之间。横断山区、帕米尔高原以及羌塘高原大部分地区的SCR呈明显减少趋势;高原四周极大/大起伏高山/极高山区、江河源丘状高山原和江河上游中/大起伏高山区的SCR呈显著增加趋势。③年内积雪面积呈双峰型周期变化趋势,3月和11月达到峰值,8月达到谷值,与该区域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年内周期性变化相反。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分布最广,秋季和春季积雪范围次之,夏季积雪范围最小;2000—2019年,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冬季积雪显著增加、秋季和春季积雪显著减少,青藏高原整体夏季积雪显著减少。④近20年,青藏高原积雪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程度均较强,积雪覆盖范围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青藏高原冰雪融水变化情况,对区域水量平衡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冰雪资源丰富,冬季时间较长,在高校进行冰雪运动的推广具有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保持心理健康、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锻炼交际能力、培养高水平冰雪运动人才等重大意义.提出加强对冰雪运动的重视、完善教师配备、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积极与社会资源合作等在高校推广冰雪运动的重大举措,以期为东北地区高校冰雪运动的推广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测分析冰雪旅游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潜力,以此来规避风险、降低损失,实现冰雪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化效益。方法: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借助Vensim PLE软件,构建我国冰雪旅游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子系统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探究冰雪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果:增加潜在旅游者数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金额、加大投资额度等发展策略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冰雪旅游发展;增加潜在旅游者数量、加大投资额度发展策略是实现2022年“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总目标的有力保证;以2022年为时间节点,2020—2022年增加潜在旅游消费者是首选的发展策略;2022年以后加强冰雪旅游投资额度是首选的发展策略。结论:未来冰雪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控制潜在旅游者数量、加大投资额度及其相关因素,有效实现冰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厘清自身特质在消费者选择滑雪产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剖析消费者的滑雪偏好内在机制以刺激冰雪消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路径验证分析法等,探究不同自我建构类型消费者选择滑雪产品形象的行为路径。研究发现:自我建构分别对印象管理、滑雪产品形象具有正向影响,消费者会不可控的基于个体自我建构主动选择滑雪产品形象;印象管理对滑雪产品形象既具有促进作用又存在匹配效应,激活印象管理可以人为控制消费者滑雪产品形象偏好;真实/理想印象管理均在自我建构对滑雪产品形象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真实印象管理的中介效用高于理想印象管理。依赖型自我建构消费者的印象管理更易被激活,理念层面滑雪产品更受消费者关注,滑雪产品的质量、品牌等要素对滑雪相关企业制定生产经营策略及刺激滑雪消费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积雪覆盖作为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其变化对当地的水文环境、物候变化都有重要的反馈和调节作用。基于去云后的MOD10A1/MYD10A1逐日积雪覆盖数据,探讨黑龙江流域2002-2016年间的积雪时空变化,并结合同期气象数据,分析积雪面积与温度、降水等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黑龙江流域积雪日数增加的地表面积稍大于减少的面积;流域整体年积雪覆盖面积呈微弱的增加趋势,季节上表现为冬夏季略微增加、秋季轻微减少及春季无明显增减的趋势。2)不同时段的积雪面积与同期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不同。其中春季3、4月份与温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1),夏季6月、冬季12月以及2月与降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秋季与最高温度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黑龙江流域14年来的积雪年际变化及其与气温、降水之间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将为研究气候变化、灾害防治以及人类活动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涛 《冰雪运动》2014,(2):76-78
教育实习是高校教学课程设置的重要步骤与环节,是学生将自己在大学期间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过程,也是培养高素质冰雪体育人才的重要阶段。教育实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化意识、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现阶段北方高校冰雪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还存在学校对教育实习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实习带队教师指导不力、学生本身对教育实习重视不够以及教育实习基地对教育实习的配合、支持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教育实习的管理力度;不断充实教师自身素养,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监督指导作用;完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实习;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实习模式等整改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实习环境,提高现代化高素质冰雪体育人才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涉及某一个学校、某一个地区的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也是高等院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事业振兴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探讨北方院校开展冰雪运动体育师资队伍存在体育教师冰雪专项薄弱、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获取理论知识途径单一、师风师德的缺失等问题,并提出重视冰雪课程建设,加强安全意识,强化师资队伍冰雪专项,增加体育教师获取理论知识的途径,规范师风师德等解决办法和改善途径。旨在建设素质优良、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师资队伍的性能,增强富有北方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谭虹 《冰雪运动》2014,(6):46-49
低碳冰雪旅游是实现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诠释低碳旅游的内涵,从当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现状、冰雪旅游开展内容、冰雪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和培育现状等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黑龙江省低碳冰雪旅游践行途径,提出了通过行为引导推广低碳化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制定低碳冰雪旅游相关政策、积极培育低碳冰雪旅游环境氛围、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传播低碳理念等黑龙江发展低碳冰雪旅游的对策,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