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唐豪先生据七十字辈分诗认为抗倭僧兵是少林派僧而非少林寺僧,可能有误。见于文献记载的僧兵,留下的应该是字、号而非法名。明代也没有我们今天意义的少林派。抗倭僧兵显然既有少林寺本寺籍的,也有少林寺分院籍的、非少林寺籍的、乃至游方无定籍的少林僧人。  相似文献   
2.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的史料分析,还原了隋末唐初、明代少林寺僧参与政治与军事文化的历史事实。“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记忆,进一步丰富了少林武术文化“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二者文化价值取向趋同,一致指向“匡扶正义、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的精神层面。“十三棍僧救唐王”培育了“明代僧兵抗倭”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而“明代僧兵抗倭”演义了“十三棍僧救唐王”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
明代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湘西土家族土兵因调出征,奔赴千里之外的江浙一带抗倭。土兵英勇善战、运用"塔式"阵法连挫倭寇立下赫赫战功。土兵抗倭展示出了湘西人民的尚武与爱国主义精神和湘西武术的独特魅力,土兵武器与阵法的运用给明代军队、民间武术增添了色彩。土兵与各地客兵联合抗倭促进了各地域武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夯实了中华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明朝嘉靖年间,倭患严重,军民联合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倭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在抗倭过程中,少林僧兵在护国及积极入世思想的驱使下,积极参与,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不仅沉重打击了倭寇的入侵,而且也为自身赢得了声誉.  相似文献   
5.
因明代倭寇在东南沿海烧杀劫掠、破坏社会生产的严峻形势,土家族土兵毅然地参加了抗倭战争。土家族土兵在三年多的抗倭战争中,或与广西俍兵共同抗倭,或独立地参加抗倭,均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战争的正义性、严格的纪律性、战术的精湛性和器械的独特性,无疑是土家族土兵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顾国华 《华章》2008,(18):23-24
宗臣是"后七子"之一,以文章名世,尤其是<报刘一丈书>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事实上,他不但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在政坛上也很有建树,为官十载,清廉刚正,内反权奸,外抗倭寇,文武全才,一改世人心中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传统印象,为广大士人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16世纪末日本大举进犯朝鲜,明将刘綎受朝廷委派两度援朝抗倭,朝鲜义僧四溟堂募集僧兵保家卫国。战争中,四溟堂接受刘綎的指挥,多次受命进入倭营搜集情报或与倭谈判周旋,为援朝明军筹措粮草。刘綎用人不疑,二人同心合作,为抗倭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夏敏慧  肖勤 《兰台世界》2012,(36):115-116
明朝经历外敌入侵、民族冲突、边疆战乱,客观上为武术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外在条件,特别是在抗倭斗争中,明朝武术得以融合发展。文章对明朝武术发展社会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抗倭斗争中武术发展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崇明岛位于长江人海口,其雏形形成于唐初,迄今已有将近1400年历史。洁净的水域、原生态的优越环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崇明先民。其间,曾先后涌现出元代开创海运的朱清,明代抗倭知县唐一岑,明末抗清志士沈廷扬,清代科举名人"沈探花",清末驻欧洲五国公使李凤苞,到了近代,有著名实业家王清穆、杜少如,女诗人、女校长施淑仪,县立中学首任校长曹炳麟,崇海地区农民运动领导人陆铁强、抗日英雄瞿犊,等等。  相似文献   
10.
迺贤诗歌《送慈上人归雪窦,追挽浙东完者都元帅四首》之一讴歌的是元代将领抗击倭寇侵扰浙东城市庆元的英雄事迹。从迺贤的生平、作品结集、诗歌涉及的对象等方面看,其真实性毋庸置疑。这说明元代是中日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倭寇的侵扰引起了朝廷的关注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元朝军民奋起抗敌的行动,是中华民族热爱国家、共御外辱的民族共同体生动而具体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