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4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8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升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地物分类精度,提出一种基于AdaBoost改进型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SVM)结合的二级分类结构。首先将AdaBoost改进型随机森林作为初级分类器,该分类器能根据决策树的分类能力赋予权重,分类能力越强则权重越高,从而提升初级分类精度。初级分类器还能评估输入特征的重要性,获得重要性排名。根据重要性排名进行特征筛选,用筛选后的特征训练SVM分类器,获取二级分类结果。最后利用邻域投票法将两级分类结果融合。AIRSAR极化数据对比实验表明,该分类结构可有效提升极化SAR地物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2.
Classificationofaircleanlinessinanykindofclean roomsandcleanzoneswillbeaccomplishedintermsofconcentrationofairborneparticles .Alightdiscreteair borneparticlecounter (hereafterreferringtoasAPC)isusedtodeterminetheconcentrationofairborneparticlesequaltoandlargerthanthespecifiedsizesatdesignatedsamplinglocation[1,2 ] .Inthepracticalmeasurementofparticleconcentrationincleanrooms,itisfoundthetest ingresultsofparticlenumberinthesameareacountedbydifferentparticlecountersarequitedifferentanduptoanord…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SAR雷达主要特点、应用及其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研究了SAR雷达信号处理的几个主要技术——宽带信号产生器、高采样率模数变换、脉冲压缩技术、运动补偿技术、SAR成像算法、实时成像处理器、慢速动目标检测和成像技术.对SAR雷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TS201 DSP处理器架构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SAR)自然场景实时回波模拟器。阐述了实时回波模拟器使用的仿真模型,剖析了实时回波模拟器实现中的架构设计、并行设计和实时性监测等3个关键技术,介绍了实时模拟器的结构和模块组成,并通过点目标和自然场景的试验证实了模拟器的精确性和实时性。此实时回波模拟器能够根据更新的雷达飞行轨迹实时计算生成回波信号,可以为SAR实时成像处理机和成像处理算法研究提供快速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双星滑动聚束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既保持了双星SAR的灵活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产生高分辨率的图像对,对于观测和测绘具有巨大的潜力。这种模式下需要兼顾双星成像与多普勒带宽显著增加的问题。分析双星滑动聚束SAR系统下目标的多普勒特性,结合双星成像算法与频谱分析法,提出一种基于双曲等效的双星滑动聚束SAR 2步成像算法。同时,针对双曲等效模型误差导致算法聚焦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模型误差补偿方法,给出完整算法处理流程,最后用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算法。  相似文献   
6.
TOPSAR模式是合成孔径雷达的一种宽幅成像观测模式,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海洋风场反演、洋流反演等定量化遥感。根据TOPSAR模式成像的特点,对经典雷达方程表达式进行适应性修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于TOPSAR模式的辐射校正处理方法,给出一套完整的处理流程图。最后,利用国产高分三号SAR卫星的TOPSAR试验模式实测数据对文中提出的校正方法进行有效性的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主的中国西北沙漠区是东亚地区主要沙尘释放源区之一。本文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公用气候模式(CCM3)与一个沙尘释放和沉降模式(DEAD)相嵌套、能够反映沙尘扬起及输送和沉降动态过程的耦合模式系统(CCM3-DEAD),通过改变中国西北沙漠-半沙漠区下垫面类型的数值模拟试验,对比分析了西北沙尘源区地表类型的改善对东亚地区沙尘释放及大气粉尘含量变化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表覆盖状况与沙尘释放关系密切,沙尘源区地表类型的改善可明显抑制沙尘的释放。中国西北沙漠-半沙漠区地表的改善,可引起整个中国北方至蒙古国的大气粉尘含量减少,使大气环境明显改善。假设以塔克拉玛干为主的沙漠-半沙漠区不存在(当地地表类型若以温带草原植被为主),则整个中国北方沙尘释放和沉降通量仅为目前的50%左右。模式中分4个粒级描述沙尘释放及沉降通量,其中1.0~2.5μm和2.5~5.0μm两个粒级的贡献约占总通量的76%,对比试验显示在没有塔克拉玛干等沙漠存在的情况下这两个粒径释放通量大大降低。由西北沙漠-半沙漠区释放的沙尘,经大气环流传输可直接影响到我国东北、华北等东部地区的大气粉尘状况,并对日本、韩国及其周边地区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实际军事情况下车辆目标为非合作目标,提出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IPCA)。它首先利用稀疏求解方法得到与测试样本最相关的部分训练样本以及它们对测试样本的表示系数。然后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得到最优投影矩阵,使投影后不同测试样本能更好地利用训练样本信息进行分类。利用美国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数据库中3类目标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PCA方法比传统的PCA方法能够得到更高的识别率,并对稀疏方位角训练样本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筛选和二级分类的建筑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极化SAR数据进行精致Lee滤波,获取多维极化特征和纹理特征构成原始特征集;然后将随机森林作为初级分类器评估各特征的重要性,依据重要性排名进行特征筛选;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对特征子集进行次级分类,并用邻域投票法将两级分类结果融合。AIRSAR极化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有效提高极化SAR建筑提取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高压线数字化是数字电网建设和线路智能巡检的核心内容,机载LiDAR在高压线三维数字重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提出一种从输电走廊机载LiDAR点云数据自动快速高精度提取完整电力线点的方法。首先基于点云的空间分布特征粗提取电力线点,并通过改进Hough变换和RANSAC抛物线拟合法剔除噪点,然后分别进行电力线在平面和垂直面上的分股,结合单股电力线的平面直线模型和垂直面上的抛物线模型,采用模型生长的方法提取完整的电力线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电力线点云的精度可达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