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6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教育   2194篇
科学研究   124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16篇
综合类   289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2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入手,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研究分析了牛磺酸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牛磺酸能促进运动自由基的代谢。缓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力量锻炼在控制体重中的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力量与力量耐力是健康体适能的重要组成成分。研究表明,力量锻炼在控制体重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的:一是增加安静时的能量代谢率;二是增加脂肪氧化。建议人们,要获得最佳健康并有效控制体重,应将有氧运动与力量锻炼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采用测试方法,对少儿体操运动员专项训练中的生理负荷和能量消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少儿体操运动员运动时的生理负荷和能量消耗,与训练水平、动作难度、机能状态等因素相关;认为,训练中应控制训练次数、间隙时间,同时应采用合理的膳食结构,保证运动员机体的热量供给。  相似文献   
4.
通过录像研究、资料查阅、数理分析等方法,依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分析了撑竿跳高过程中的能量来源与转化, 总结出助跑、起跳、团身展体、引体推竿这四个过程是动能获得的根源;在整个跳跃过程中,一部分能量被损耗,另一部分转化为身体重心腾至最高点时的势能和过竿时的水平动能, 并提出:加强能量来源与减少能量损失是获得较高腾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春柳 《体育科技》2005,26(2):52-55
脂肪细胞是能量储存细胞,也是活跃的内分泌细胞。现已发现人类脂肪细胞分泌几十种脂肪细胞因子,它们对机体的能量代谢及脂肪积累具有显著的调节功能。重点阐述在机体能量代谢平衡调控中起主要作用的脂肪细胞因子,并通过分析脂肪细胞因子对机体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为运动减肥和糖尿病的运动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常规能源的有限性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植物生物质能由于其数量巨大,对环境影响小,并且有可再生性,成为目前的主要选择之一。植物生物质能化学转化技术由于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气体、液体产物,提供高效清洁的能源,因而作为一项资源高效利用的新工艺日益受到重视,对植物生物质能燃烧、液化、热解、气化等化学转化技术的工艺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动减肥机制探析———酰化刺激蛋白的作用及其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酰化刺激蛋白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在调节脂肪代谢和能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一方面能够提高脂肪细胞捕获脂肪酸和合成甘油三酯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抑制激素敏感脂酶的活性来抑制甘油三酯的分解。C3(-/-)(ASP缺乏)鼠所表现出的肥胖抵抗特征对于防肥减肥而言具有诱人的前景。综述了ASP的来源、生物学作用以及缺乏后的生物学特征,并对其在运动减肥机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新理念内涵探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人文奥运”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新理念,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和灵魂。本文探讨以下4个问题:“人文奥运”新理念内涵的3种解释,“人文奥运”新理念内涵解释的选择,“人文奥运”新理念内涵的理解和“人文奥运”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矩阵光学中 ,矩阵逆变换和物理逆光路的逻辑自洽问题 ,揭示了抽象的矩阵操作和实际的物理过程的一致性 ,最后指出 ,它们的统一性 ,本质上在于宏观物理现象的宇称守恒性。  相似文献   
10.
An investigation has been undertaken at St Andrew’s church, Walpole St Andrew, Norfolk, to establish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observed stone decay to the upper parts of the six stone piers. The stone decay was first recorded in the early 1930s. The salt-contaminated masonry within the church has been shown to undergo severe salt decay during the summer, with little damage occurring over the winter months. The south aisle piers have been shown to decay 2.5 times faster than the north aisle piers. Although crystallization–hydration cycle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rate of decay is at its greatest when the cycling is relatively infrequent. This was not the expected trend. Furthermor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during extended periods where the ambient relative humidity is less than 75%, the rate of decay reaches a maximum. It is the length of this ‘drying’ period that apparently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rate of decay and coul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decay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aisle piers. The results have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passive conservation, where it is often recommended to lower the ambient relative humidity to well below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salt contaminant, to avoid crystallization–hydration cycles. Since, at the time of building, the church was situated on the coast,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sodium chloride contamin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building process (1440–1520), particularly since the area was prone to sea-flooding at this time. Alternatively, the salt could have been applied as a treatment during the general restoration of 1897. Whatever the source of the salt, it seems likely that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was changed by the insertion of a sealed floor in 1897, which could account for the onset of the salt dec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