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搜索     
《新闻传播》2004,(6):59-59
  相似文献   
2.
创刊于1986年元旦的扬子晚报由新华日报社主办,20年的时间内,成长为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从品牌建设来说,创刊20年以来,扬子晚报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上,“扬子晚报”继2005年后再度成为惟一入选的江苏纸质媒体品牌,品牌价值为35.4亿元人民币。2006年6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  相似文献   
3.
4.
《传媒观察》2007,(7):8-11
为贯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视察新华日报社时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编辑记者队伍的思想业务伤风建设,提升新华日报的办报水平,今年春天改版后的新华日报开设了“来自记者联系点的报道”和“百姓故事”两个专栏,特别是记者联系点制度给记者带来很大的收获:加深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思想得到了升华;改进了新闻采写的方式,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通过“三深入”推动“三贴近”,记者的工作伤风得到锻炼。这里摘发的是新华日报部分记者深入联系点后的体会,相信读者会对新闻界同仁有所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新闻通讯》2012,(1):5-9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新华日报社党委高度重视,迅速部署,认真落实。新华日报及各系列报、网站等按照有关要求,组织记者深入基层,锻炼采访,并开辟了“走转改”专栏。  相似文献   
6.
当记者笔者也是“半路出家”。35年前,笔者是个热衷于给单位简报、行业报投稿的通讯员,被单位推荐到新华日报社接受为期三个月的通讯员培训,从此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又到中国新闻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深造了几年。可以说,我是靠勤奋走上专业新闻工作道路的。  相似文献   
7.
七十载风雨如磐铸就优良传统,七十年沧桑巨变续写新的辉煌。1月12日,纪念《新华日报》创刊70周年暨在南京出版59周年庆典在南京隆重举行。省委书记梁保华出席并讲话,勉励新华日报社全体同志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忠实履行职责,锐意创新发展,谱写《新华日报》更加壮丽的华彩篇章,为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秦超 《军事记者》2009,(6):34-36
多媒体、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新闻传播进入分众化时代。面对竞争与挑战,党报怎样扩展舆论张力、实施有效舆论引导?近日,围绕这一话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周跃敏。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2005,(7):102-102
《咬嚼字》自1995年创刊以来,曾组织审读了3000多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请人民教育出版社、春风艺出版社、新华日报社、今晚报社、宁夏教育杂志社等100家新闻出版单位协助调查各自的用字差错,整理出了一批常见别字。今天公布的这100个别字就是在10年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出错频率和专家评议拟订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徐穹  晓诤 《新闻记者》2007,(6):35-35
“2007年,昆山市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2200元调至2880元”,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又可以做成一则怎样的报道?新华日报社资深记者嵇元采写的一条消息《每人每年由2200元调至2880元(肩题)昆山低保标准突破国际贫困线(主题)》,令人眼睛为之一亮。文章不长,转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