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作为新闻界的同行,二十年前就和李怀通熟知,在文化和体育的采访中经常碰头,他年长,大家都呼之为兄。当时就听说他收藏有几百面铜镜,都很羡慕,但大家都在奔忙中,一直没机会坐下来论镜。省会某报还曾提出说派记者采访,怀通一再谢绝。作为一个记者,总是有采访别人习惯,即使自己有某些专长,也没把它当回事“,怎么能被别人采访呢?”“专家”二字从来没想到当桂冠往自己头上戴。这么多年来怀通一直不大接受“采访”,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像现在的有些人,稍有成绩,就千方百计地出名。怀通说,过去,社会上许多人对铜镜的认知也不到位,只是把铜镜…  相似文献   
2.
《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反映出当下英国社会中,新闻业、政治权力(政客)、财团、司法权力(警界)之间在利益交叉状况下的彼此之间关系失衡乃至扭曲,导致媒体在新闻获取时突破运营底线,使得社会与个人权益被扭曲的关系所“绑架”。它启示我们:国内媒体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及从业者社会责任教育,加强对媒体运营活动的监管,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新闻。同时对西方媒体的本质要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3.
赵霭雯 《师道》2013,(2):6-8
美国基础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中国基础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重视静态知识体系的传授。不主张中国全盘照搬美国教育,但两者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4.
域外镜鉴     
国外法律如何保护幼女 幼女保护在世界各个发达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女孩的健康成长,意味着民族的兴旺发达。美国:各州立法略不同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昼夜新闻》曾经做过一个颇富争议的节目:在全美巡回撒网,请未成年少女在聊天室结识想跟她发生性关系的人,吸引他们到家里来,主持人埋伏在屋内,警察埋伏在屋外。那些人进屋后女孩佯装洗澡,和他隔墙攀谈。  相似文献   
5.
二轮复习意在查漏补缺,精准提升,这就需要依据高考命题餉特点,从必备知识的梳理、不同文类鸽侧重、语境意义的推断、综合能力的运用、价值热点的把握等方面着手,引导训练、分析,以使复习教学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镜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启蒙教育学阶段、救亡教育学阶段、意识形态教育学阶段和非意识形态教育学阶段。从共时态的角度来看,教育学是否是一门科学的追问一直响彻20世纪;教育学基本理论何以存在的探求一直在代代教育学者群中构成追问。因此,如何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因子”在引介西方教育思想的背景下得到激活是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再一主题。  相似文献   
7.
美国篮球运动的长盛不衰与其科学完备的青训体系密不可分,刻意训练理论在美国篮球青训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详尽呈现刻意训练理论在美国篮球青训体系的应用场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焦点小组法、比较分析法,对刻意训练的概念、理论假设、理论特征和理论模型进行归纳,从美国篮球青训体系中的发展四阶段模式、早期游戏化设计、心理表征培养设计、行业精英指导设计等四个角度剖析和呈现刻意训练理论的应用场景。在此分析基础上建议:(1)我国篮球青训体系应镜鉴并本土化刻意训练理论,深化体教融合制度,贯彻人才成长四阶段模型;(2)推动校园篮球普及,扩大青训基地;(3)加强政府管理,做好顶层设计;(4)重视规范教学(导师指导),创建心理表征。  相似文献   
8.
道教镜鉴析     
孙立谋 《收藏》2010,(9):88-91
道教是在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本土宗教,铜镜纹饰反映道教文化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转型框架是转型实践中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工具,有利于引导组织机构明确战略愿景、核心使命,以及实现转型目标的核心场景、动力机制和关键能力,最终帮助组织机构制定转型行动计划。以国际上75个有关企业(37个)、政府(15个)和教育(23个)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为研究样本,采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分别对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进行编码。在词频和聚类编码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研究发现,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的共同关键行动域是“数字战略和规划、数字技术和数据、数字人才和文化、数字信息安全与伦理、数字生态系统”;在个性特征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关注客户需求和创新商业模式;政府数字化转型框架注重利用数据革新公共服务模式及其流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聚焦在培养师生数字素养方面。镜鉴国际经验,基于数字文明时代、转型内涵、框架特征、行动要素、实践逻辑五大视域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框架应用的成效和转型智慧的涌现,必须彰显“使用者设计”,遵循“自发秩序原理”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10,(5):1-1
年前去台湾做新闻交流,采访了“监察院”院长王建煊。他说台湾媒体过度意识形态化,同样一件事,有些媒体说是黑的,有些则说是自的,他海外有些朋友相隔几年后回到台湾,感觉“日子不能过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