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美专项课考核评价量化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平 《四川体育科学》2004,(3):147-148,150
通过对符合学生自身个性素质的健美专项考核评价量化标准的研究,分析健美专项考核评价量化标准实施的依据,评价的目的和主体。认为健美专项考核评价量化标准可有效避免用同一定量负荷考核标准评价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学生,建议用负荷与体重的比值作为健美专项课专项考核评价量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目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一般评价目的的基础上,以体育课程学生学习效果的判断为切入点,归纳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目的的内容:检验学生体育锻炼效果,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学生体育素质的因素,激励学生自我发展;完善评价体系,促进体育课程建设。指出体育课程评价目的对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及标准的影响,使体育课程评价更具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比较系统地阐述我国对国家高新区评价的研究,指出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在高新区新的历史使命下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冯支越 《中国软科学》2003,(11):112-115
本文以博士后进站选拔、中期考核、出站评审等三个环节为依据,探讨如何公正地遴选博士后,如何对进站博士后科研工作过程实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从而对博士后科研工作进行协调和服务。同时,探讨建立以科研成果为依据评定博士后学术水平和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鼓励和引导博士后开展具有创新意义的科研工作,最终形成促使博士后这一群体中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体质相关资料的研究,从体质概念出发,以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个相关的因素为中心,说明三间的相关关系,介绍评定综合体能的依据、3种常见方法及其优缺点,从而对综合体系作出更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在古代小说评点中是重要一家,历来受人称道,但是分析张竹坡对吴月娘、孟玉楼两位重要人物的强烈褒贬,发现张竹坡的人物评点与故事情节和形象体系若即若离,褒贬评判多而逻辑论证少。这种状况与传统评点的丹黄圈点和判语抑扬方式有关,其思辨模式和表述方式应当客观分析并且有所扬弃。  相似文献   
7.
大学课程成绩评定不仅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现有大学课程成绩评定的不足表现为:评定过于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评定者单一,成绩反馈缺乏有效沟通,没有体现其应有功能。改进方案为:在评定标准方面,变单一、模糊的标准为综合、明确的标准;对不同指标依据其重要性采用倍数加权法赋予相应比重;确定不同指标的评定主体;采取全程性的成绩评定。  相似文献   
8.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中的一件大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三线建设的评价有许多争论,主要观点有3种:(1)认为三线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基本否定;(2)认为三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应该基本肯定;(3)认为三线建设既有成就也有损失。分析了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认为只有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全面、客观、历史的综合考量,才能准确地评价三线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对音响系统进行音质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人耳听觉的基本特性出发,对各类音质评价术语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初步量化。在阐述技术要素与音质评价关系的基础上,初步揭示了对音响系统主客观评价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了提高音质评价可信度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从两个层次评述德日刑法中的思考方法:本体论层次探讨基于什么逻辑联系揭示犯罪的本质特征;认识论层次揭示应如何处理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关系。社会论系一种折衷理论,强调从社会存在的立场理解犯罪本质属性。章揭示了社会论所具有的理论张力,认为其有利于正确处理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最后,章从社会论与马克思主义思考方法之间的相通之处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思考方法在整个刑法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