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2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教育   1908篇
科学研究   86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01篇
综合类   23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中外情报学论文的创新性进行分析和对比,揭示情报学领域研究的创新性特征,发现领域学术论文中创新句内部的知识关系,进行更细粒度的论文创新性分析,为研究领域创新点深层次利用提供条件,同时丰富科技论文创新性监测的途径,促进科学研究创新。[方法/过程] 从句子级创新性识别出发,选取中英文各两种情报学期刊作为样本,采用信息抽取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将创新句的抽取从现有的摘要扩展到全文,充分利用句子结构和句法特征识别领域创新内容,探讨近年中外情报学论文在创新对象、主题、类别等方面的特征,并做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对自动分类的论文集合进行定性的内容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的表达范式。[结果/结论] 从创新的表达来看,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句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英文期刊论文创新的表达更丰富。从创新性特征来看,英文情报学期刊论文创新主题较集中,而中文主题多样和分散;具体方法的创新是近年情报学领域的创新热点,而在研究方法上创新不足;中英文情报学期刊论文的创新性特点都反映了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的成果较多,而理论创新推动缓慢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专利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 面向当前国内专利审查和专利情报分析工作中对于海量专利分类的客观需求,设计了7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专利自动分类方法,对比各种方法的分类效果,从而助力专利分类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方法/过程]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存在的缺陷,基于Word2Vec、CNN、RNN、Attention机制等深度学习技术,考虑专利文本语序特征、上下文特征以及分类关键特征,设计Word2Vec+TextCNN、Word2Vec+GRU、Word2Vec+BiGRU、Word2Vec+BiGRU+TextCNN等7种深度学习模型,以中国专利为例,选取IPC主分类号的"部"作为分类依据,对比这7种模型与3种传统分类模型在中文专利分类任务中的效果。[结果/结论] 实证研究效果显示,采用考虑语序特征、上下文特征及强化关键特征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中文专利分类具有更优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3.
In this ITEMS module, we introduce the generalized deterministic inputs, noisy “and” gate (G‐DINA) model, which is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specifying, estimating, and evaluating a wide variety of 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s. The module contains a nontechnical introduction to diagnostic measurement, an introductory overview of the G‐DINA model, as well as common special cases, and a review of model‐data fit evaluation practices within this framework. We use the flexible GDINA R package, which is available for free within the R environment and provides a user‐friendly graphical interface in addition to the code‐driven layer. The digital module also contains videos of worked examples, solutions to data activity questions, curated resources, a glossary, and quizzes with diagnostic feedback.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起重机安全评价过于依赖主观权重且忽视起重机安全状态变化趋势的问题,建立基于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法(improved 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 of game theory,ICWGT)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起重机安全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收集样本数据以确定评价值,构建评价等级空间来计算起重机行为特征序列与标准行为特征序列的关联系数。运用ICWGT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 未确知测度理论确定的主、客观权重中寻找平衡。充分考虑专家经验和样本数据,确定优化权重以改善关联系数的分配问题,从而获取起重机灰色关联度评价值和安全等级,旨在对起重机安全状态变化趋势进行更加准确的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和建设体育强国提供建议。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是基于我国社会分层的现状以及各阶层体育需求和参与特征存在的差异而采取的差异性治理方式,分层治理有"因层制宜"的意蕴,有利于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供非所需"的困境。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的思路包括明确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主体责任、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资金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供给方式、构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协商机制、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供给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评价:层次分析法应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孝玉 《情报杂志》1992,11(3):55-59
在分析文献资源的特征的基础上,以大学图书馆为例,研究了层次分析法实际应用的客观环境、评价目标、评价模型的厘定以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化分类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数字化分类法不仅要能够适合传统文献的分类检索 ,也应能适应各种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分类和检索。它应借鉴搜索引擎构建多维的分类体系和多途径检索 ,吸收我国已有的信息分类编码成果 ,具有自动搜索、分析、标引和著录的智能性。参考文献 6。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体育,不失时机地抓好社区体育的起点问题,在调查我省社区体育建设的初步实践基础上,用调查访问法和因素分析法,对目前可行的社区体育的几种类型进行科学论证,提出了结合当前各地社区体育的实际,可供具体优选和应用的几种社区体育的类型。  相似文献   
9.
VISION:集成分类法、主题词表和语义元数据的概念网络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王军 《情报学报》2003,22(4):412-418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分类法和主题词表的基础上集成语义元数据、构建概念网络、实现概念检索的方法.和其他的概念检索系统相比,它的最大特色是在检索之前先将信息资源根据其内容和主题组织到概念网络中.这样的概念网络,既是一个资源组织的框架,又是一个知识浏览和概念检索的信息空间.同时,还能支持用户学习.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概念检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集成分类法、主题词表和语义元数据构建概念网络的方法和好处.介绍了一个原型系统VISION,它是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大学图书馆计算机类的书目数据实现的.文章最后进行深入讨论并介绍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心脏功能典型指标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相关检验和聚类分析法等对三十多个心脏形态、功能指标进行了筛选分析,选择出适合评定运动员心脏功能的典型指标,并对所选指标的应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