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7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民主意识与民主化的不断加强已越来越成为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因此在学校管理以及班级管理中贯彻培养民主化思想,更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师道尊严的意识严重影响着我国的教育,在学校形成这样的观点:教师是真理的化身,完美的形象,是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教师自己在教学中也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着这种形象,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受到压抑。这些事实的存在,使得教育的民主化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基层班主任,基于这几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好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化问题,首先要从思想上解决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我认为构建自主有效课堂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教育目的,实现角色转变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自主能动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潜意识的消除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3.
<正>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只有在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相似文献   
4.
正在如今的学校管理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没有人愿意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让很多教师避之唯恐不及。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外界与教师自身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教师自身因素占主导地位。从一个普通教师接手一个班级,正式成为班主任开始,家长希望班主任能够全面管理学生,而学校的管理者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维护学校的稳定,更是把班级学生的安全系于班主任一个人身上。在这样的外力作用下,班主任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学生  相似文献   
5.
许多年来,师道尊严的思想使教师成为知识的化身、行为规范的楷模。教师的权威地位使其在课堂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尤其在《实用英语》的课堂教学上,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就更为突出。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使用语言而不是对语言知识的简单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坚持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在《实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探索和实践教育创新的当下,我国传统教育提倡的“师道尊严”的不利影响逐渐凸显:将教师置于至高位置,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提出需要冲破师道尊严的负面束缚,并提倡树立平等教学观点,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从明确老师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教师要蹲下身子、放下权威,树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意识等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庄幼民 《教书育人》2007,(10):37-38
我们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深得教师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课程改革以来,在理性涤荡教育灵魂、激情改造数学课堂的同时,我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经典描述有了一番新的思考,我突然发现:以前,在理解和把握“跳一跳,摘果子”时,似乎总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无情“束缚”,难于剔除“神圣权威”的可怕“阴影”,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定位,仅仅局限于思考“如何让学生够得着或者是经过‘跳一跳’才能摘”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跳一跳,摘果子”还应有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亲其师.信其道”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经验总结。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们彻底摒弃“师道尊严”的错误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直面缺憾     
刘志强 《师道》2003,(7):36-36
记得看过一个电影是记鲁迅先生的童年的,片名已经忘记了,但里面有个镜头却难以忘记。老先生正在河中洗菜,恰好润哥过来,先生吓得筐子都掉到河里了。看后,我们几个同学哈哈大笑。当然,鲁迅的老师的表现是师道尊严在作怪。在那时人们的眼里,教师应是圣人,不食人间烟火,先生淘米学生看见了会笑话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不是圣人。无论我们乐意与否,来自学生的议论总是不可避免的。对学生来说,老师是既熟悉又神秘。记得上学时,小同学一块上厕所,一看老师也蹲在里面,把我们乐得不行,原来老师也干这勾当……还好,后来学…  相似文献   
10.
师道尊严”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但我们必须知晓其内涵的演变过程。从主体到客体,古今情况皆不同。从社会到教育者本身,对“师道尊严”皆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师道尊严”并非要求受教育者绝对的服从,更非社会认为的物质馈赠。“师道尊严”鼓励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对话关系中达到“师道尊严”与教育效果的双重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