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08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东西、古今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以诗人对文字的特殊敏感,从东西方广阔的诗学土壤中吸取养分,从个人的历练中提升宽广的境界,造就了诗人独到的诗歌品格和美学特征,即纯粹的诗艺追求和独特的美学创造。  相似文献   
3.
国之大计在教育,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之魂在师德。新时代背景下的师德师风建设如何从"盆景式"的制度文件和"运动式"的严查重罚,变为教师高度的价值认同、积极的情感认知和自觉的行为认可,是一个紧迫而重大的时代命题。近年来,湖南省邵东县广大教师坚持回归初心,从营造一方纯粹的教育生态"源头"入手,探索出一条遵循教育规律的师德养成新路。  相似文献   
4.
本命题基于这样的分置纯粹伦理学(或理论伦理学)、规范伦理学(或实用、实践伦理学).纯粹伦理学是理想的、概念的,它关注终极合理性,并不要求直接的现实性.纯粹伦理学由个体的、"身体性"的人出发,也在终点上回到这个"身体性"的个人,"身体"构成它的逻辑起点.纯粹伦理学是一种反对传统的身心二分法的以身心一体为基础的新的伦理学--自体中心的伦理学它呼唤一种崭新的自体中心的道德,这种道德将依持"人"的感觉而不依靠神的意志,依靠"人"的自我意识而不是依靠外在超越主体的威权;它坚持身体的人作为唯一道德主体的地位,坚信善就存在于我们的身体性存在之中;人不仅是身体的人,还是个体的人,自体中心的伦理学的中心基点是,人类的道德实体是个人.纯粹伦理学要求建构一个后上帝、后圣人的道德精神,强调人在规范伦理学道德教条面前的主体地位;强调个人对于公共信念的否定权与认同权的一致;它不否定道德的共通与共同,但对于规范伦理学的保守性甚至反人道性具有更强烈的主体自觉和更主动的叛逆意识.  相似文献   
5.
6.
课堂问题变式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学习者的悖论”早有介绍,基本内容如下:其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处于纯粹的被动地位;其二,中国学生比起其他国家学生(尤其是西方国家)有着较好的学习效果(参见文[1]P.266).悖论也就由此产生:教师绝对的支配作用和学生纯粹的被动地位的数学教学却产生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马克思“纯粹经验的方法”,是通过对抽象的经验方法和思辩方法的批判提出的,是直接性与反身性的同一,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同一,是对独断论的根本变革。通过“纯粹经验的方法”获得经验的原始事态,即人与自然原初统一的感性活动,是马克思本体实践的真正内涵,另外,本文还对“纯粹经验的方法”与辩证法,现象学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肇始于“水为万物本原”的泰勒斯,这一世界统一性的追溯尽管脱胎于神话中诸神的谱系,但却是人类精神从纷纭的幻想中解放出来的标志,确立了思想自身的原则,思想的使命就是超越感性实在,达至纯粹思维.继泰勒斯之后的自然哲学家的探索都可以说是泰勒斯找寻哲学语言的努力的承续.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转使得从自然中找寻本原始基的追溯陷入窘境,始基不在流变之外,流变中无物常驻,只能听从一切即一的逻格斯,领悟流变。巴门尼德摒弃了意见之路的“赫拉克利特之流”,完成了对感性的超越,在语言中剥离出纯粹思维,认为惟有思想与存在同一,本体论(ontology)(实则为“是论”)由之而滥觞。  相似文献   
9.
将"自我"作为思维活动主体来为形而上学奠基的笛卡尔哲学,通过对主体的自身认识和把握来结束"哲学的第一原理"之时,《第一哲学沉思集》对"自我"存在的确立恰好刚刚开始。没过多久,"自我"的不可怀疑性促使"哥白尼革命家"康德有了重塑"自我=自我"这一逻辑命题的灵感和勇气。他让自我具备了不可以经验定夺的确定性和牢固性──先验性──主体的"先验同一性"。但费希特更肯定的是三大批判关于真、善、美中自我的完善化和理想化,他以"自我"的本原行动对人的本质给予理性的绝对化,并以绝对自我的人本化实现了纯粹意识的人格化,思想为尊严寻回的不再是道德的界条,而是卓越者信仰中完美的自由。文章主要根据康德和费希特哲学中各自的认知信念,试图从观念的自身意识进展到超越先验的纯粹自我,来审视近代关于人这一最高现象的理性规定中承当的人格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告别纯粹     
我们不断地经历着人生,而看尽悲欢离合的月光并没有丝毫改变,将这不相信地老天荒的年代照彻成暗蓝色的永恒,曾经有过,一生一次的固执,还是宁愿相信,那不是迭起的迷离。[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