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7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教育   36361篇
科学研究   2309篇
各国文化   94篇
体育   703篇
综合类   2026篇
文化理论   169篇
信息传播   2202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662篇
  2016年   1401篇
  2015年   2174篇
  2014年   3766篇
  2013年   2824篇
  2012年   3032篇
  2011年   3876篇
  2010年   3444篇
  2009年   3427篇
  2008年   3307篇
  2007年   2638篇
  2006年   2015篇
  2005年   1769篇
  2004年   1741篇
  2003年   1513篇
  2002年   1271篇
  2001年   1011篇
  2000年   858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对学生开展翻译教学。在这种翻译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位置,导致其在翻译教学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新时代的来临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翻译教学必须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优化,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主动性。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利用多媒体资源优化朝鲜语翻译教学的策略进行探析,期望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交互式翻译教学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是关于网络"译审模式"下的交互式翻译教学实验研究却比较少。根据研究显示,采用网络"译审模式"能够实现多环节的异步交互,提高翻译的实训交互数量,确保交互式翻译教学的有效性和充分性。笔者将以具体的实验及结果分析网络"译审模式"下交互式翻译教学的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英语这门学科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文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该环节教学实践过程具体情况,分析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要求,以期为实现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发展,体育环境、内容出现了很多变化,《体育法》也应不断优化完善。基于此,以新时期《体育法》授权立法条款的设置问题作为切入点,分析各类不足,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新时期《体育法》授权立法条款设置的价值以及建议,以期通过分析明晰问题所在、完善对应理论,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基于目的论框架下忠诚原则的理论视角,本文从高峰论坛会议口译的定性研究着手,通过会议口译语料文本对比分析来探究译员在特定交际功能下灵活调整口译策略以致达到口译的忠实表达。其次,从忠诚原则广泛运用于协调译员与与会各方人际关系的原则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译员自我评估问卷反馈,合理评估译员对与会各方是否达成功能加忠诚的预期目的,进而探讨忠诚原则在会议口译质量评估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文献型翻译强调源语文化的纪实,其手段主要是逐词对应翻译、直译、注释型翻译和异化翻译。《阅微草堂笔记》有“无人能夺其席”的文学价值,对清后期笔记小说的创作有重要影响。金大逸(David Keenan)翻译的《阅微草堂笔记》带有浓厚的“中国味”,主要表现在文化词、专有名词、典故及诗歌意象的英译中广泛地使用了文献型翻译。对比他博士论文中相应的英译,发现其在后来出版的译本中有多次文献型翻译的增减。金大逸极力再现汉语原文的词汇和句式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的“陌生化”会滞后读者的理解,但并非将其无限放大。该译本保留了大量中国文化词汇的原有风貌,并且其注释内容对原文语义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对汉学界的清代文化研究有文献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无生命名词作主语句的翻译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目的在于使谳者遇到这类句子易于理解,不仅仅是从字面去思考,而是让读者了解说英语的人的思维习惯,通过句子的内涵意义达到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0.
我初到英国是在1934年秋。到了伦敦,我的中学英国老师朗曼就给我找了两位教希腊和拉丁的老师。给我补习希腊和拉丁。这是因为我要去牛津大学念希腊和罗马学,而在当时去牛津读这种学的学生都是在中学已经学过一点这两种字,我在中学读书时却没有这种机会。我在伦敦补习了几个月,1935年年初,去牛津参加入学考试,通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