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约翰·司各脱·根纳的“自然”哲学观出发论述了厄里根纳的有关美学思想 ,认为厄里根纳是欧洲中世纪一位不容忽视的美学家 ,我们应重新认识和评价欧洲中世纪美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文献 [1]的基础之上 ,经不断探索又归纳出十五种计算极限的方法 ,权作再续  相似文献   
3.
泄愤事件是群体激愤情绪表达的直接结果。群体负性心理从同情到不满到怨恨,最后演变为激愤。同情是心理平台、不满是基础心理、怨恨是关键心理、处置不当是外部力量构成了群体负性心理的演进机制。行为主体的正义感、逆反心理、发泄心理和表现欲是心理来源,暗示与感染、顺从与模仿是演绎途径构成了激愤情绪从个体到群体的扩展机制。以现场管理为关键、以民主公正为原则、以制度建设为依托、以执政理念提升为根本、以魅力型领导为权威、以心理攻势为主要手法、以民主协商对等谈判为途径,从处置技术、制度建设和执政理念等不同层面共同形成群体心理的阻断机制。  相似文献   
4.
伊本·路西德是阿拉伯中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他认为真理具有可知性,人的认识是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他继承先哲,完整系统地论述了双重真理论,力图在调和哲学和宗教的同时,提升哲学的地位,强调理性的作用;他的理想社会理论虽然带有若干空想的成分,但有些思想在今天仍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殷健灵在小说《1937·少年夏之秋》中借助了大量的镜子意象,将夏之秋的成长轨迹和心理情感投影于镜中世界,镜中同时再现的是战乱年代的颠沛流离与社会变迁。每一次镜子都出现于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镜前现实和镜中幻影的争锋对峙,传达出时代的悲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琼瑶的《庭院深深》这两部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发现这两位相隔百年的女作家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是情节、人物安排还是结构,甚至连女主角的出走和复归也如出一辙,进行比较后发现了新的闪光点,从而扩大和丰富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伯顿·R·克拉克教授以"知识"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界定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要素,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整合和变革,建立了高等教育的价值规范。多元化思想是克拉克教授的高等教育变革观,这一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益军 《科教文汇》2011,(20):5-5,11
本文讲述了在父亲近四十年的教育生涯里.研读和传播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的成就.以及对身边亲友的耳濡目染,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父亲的拳拳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9.
《庄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造了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人物形象中,以儒家圣贤著称的孔子却成为道家经典代表作之一《庄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形象。《庄子》杂篇中的孔子往往是反面人物,形象异化,与传统中神圣、儒雅、完美的孔圣人大相径庭。以杂篇代表《盗跖》一文来分析《庄子》散文所体现的孔子人物形象,这对于梳理儒道两家思想的渊源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作为一个女性主义的文本解读,大致体现为父性形象注视下的女性:母亲形象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迷失,女儿形象中的对抗与逃离。以此进行研究,从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各个方面的角色进行解读,将使女性主义研究更直接、全面,有助于准确把握女性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