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E3泛素连接酶Nrdpl"优先"促进TLR介导的I型干扰素的产生曹雪涛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E3泛素连接酶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中起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Nrdp1,一种E3泛素连接酶,具有抑制致炎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同时还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kappa B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溶酶体外蛋白的主要细胞内系统,在许多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自身利益如病毒出芽、凋亡抑制和免疫逃避,许多病毒已经进化出了利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不同策略.深入理解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一些病毒病的致病机理和发现新的分子靶标以开发抗病毒药物.因此,将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水稻泛素缀合酶基因OsUbc13的序列特征、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模式及其互作分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作用机理奠定基础。创新要点:首次对植物Ubc13进行了亚细胞定位研究及蛋白互作研究。研究方法:通过序列比对及聚类分析进行OsUbc13的序列特征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OsUbc13的表达模式分析;通过聚乙二醇(PEG)介导转化烟草BY-2原生质体进行OsUbc13亚细胞定位研究(见图4);通过酵母双杂交进行OsUbc13的蛋白质互作分析(见图5和表1)。重要结论:OsUbc13编码具有15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同源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该基因在水稻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内稃、雌蕊、雄蕊和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而根、茎和外稃中的表达量较低;低温、甲基磺酸甲酯(MMS)和过氧化氢(H2O2)胁迫处理使胚性愈伤中OsUbc13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甘露醇、脱落酸(ABA)和氯化钠(NaCl)胁迫则使愈伤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量降低;OsUbc13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蛋白表达于质膜和核膜处;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约有20个蛋白可能与OsUbc13存在相互作用,其中OsVDAC(与细胞凋亡有关)、OsMADS1(与花器官发育有关)、OsB22EL8(与活性氧清除及DNA保护有关)和OsCROC-1(为Lys63聚合泛素链形成及运行无误性DNA损伤耐受机制所必需)四个蛋白经验证确与OsUbc13互作。  相似文献   
4.
USP11通过去泛素化p53调控p53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深入研究p53的泛素化及稳定性的调控。创新要点:发现一个新的调控p53去泛素化的酶USPll,它可以通过与p53的结合去泛素化并稳定p53,从而揭示了一个新的p53去泛素化调控的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免疫共沉淀发现p53可以与USP11结合(图1a),通过泛素化检测试验发现USPI1可以去泛素化p53(图3a和3b),最后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试验发现在DNA损伤后,USP11对p53转录活性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正MuRF1和MAFbx是与骨骼肌蛋白分解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泛素蛋白连接酶,是骨骼肌蛋白质降解的标志。目前,有关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降解的研究较少,本文就MuRF1和MAFbx的结构、作用,以及运动过程中MuRF1mRNA和MAFbxmRNA表达量的变化进行综述,探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蛋白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07,(7):F0003
人类遗传结构的百科全书;火星海岸线又有了新解释;用微RNA进行基因沉默研究;凝视时眼睛微小运动的功能;它是否就是超新星SN 2006jc?自噬作用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如何透过微妙的化学反应,分解正确的蛋白质,来进行细胞分裂或者修补DNA.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动能够引起骨骼肌肥大,防止肌萎缩的发生.骨骼肌在萎缩状态下泛素蛋白酶通路被激活,旨在通过检测蛋白降解途径中几个关键因子mRNA的表达,探讨不同的运动形式对抗骨骼肌萎缩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21只雄性老年SAMP8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耐力训练组(E)、抗阻训练组(R).经过8周的训练后,检测小鼠右侧腓肠肌横截面积及MuRF-1、MAFbx、Caspase-3和IGF-1mRNA表达.结果:耐力训练和抗阻训练大鼠腓肠肌MuRF-1、MAFbx和Caspase-3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训练组间无显著性差异;IGF-1mRNA的表达两训练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抗阻训练组显著高于耐力训练组,抗阻训练组的腓肠肌纤维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耐力训练组.结论:抗阻训练在维持肌质量方面效果优于耐力训练.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腓肠肌质量影响之差异可能不仅仅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实现,还与IGF-1介导的骨骼肌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09,(8):74-75
据东方网2009年3月19日消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舒红兵教授领衔的研究组在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领域再次获得了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已刊登在2009年3月12日出版的《细胞》杂志子刊《免疫学》(Immunity)上。在这项研究中,舒红兵等研究人员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方法,发现了位于线粒体上的E3泛素连接酶RNF5,并发现病素感染细胞后,RNF5可抑制病毒感染诱导的Ⅰ型干扰素表达以及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这一重要发现为了解抗病毒天然免疫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给SD大鼠注射AMPK激动剂AICAR,提高大鼠骨骼肌中AMPK的活性,探讨AMPK活性变化对骨骼肌蛋白质降解的作用.采用同位素技术测定腓肠肌中AMPK活性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腓肠肌中MuRF1、MAFbx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AICAR注射后1、2、7 h,AMPK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AICAR注射后7 h,AMPK活性开始下降.AICAR注射后1、2 h,MAFbx mRNA、MuRF1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分别升高2.45、2.23倍和2.67、2.30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ICAR注射后7 h,MuRF1 mRNA表达量升高了2.01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MAFbx mRNA表达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没有显著性.3-MH质量摩尔浓度各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1)大鼠一次性注射AICAR后,能显著提高骨骼肌中AMPK的活性,AMPK活性的升高能促进MAFbx mRNA和MuRF1 mRNA的表达,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降解;(2)推测在反映骨骼肌蛋白质降解方面,MAFbx mRNA和MuRF1 mRNA比3-MH的敏感度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